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7 条
[1] 刘香江. 重金属铜和镉(Cu和Cd)及乙酰甲胺磷对矛尾复虾虎鱼毒性效应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贾金霞. 铅对仔鼠学习记忆及其海马中SNAP-25基因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 2010 .
[3] 刘伟杰. 两种环境激素对多刺裸腹溞生长繁殖过程的毒性效应[D]暨南大学, 2011 .
[4] 马熙. 狗皮膏中毒性成分的检测及其铅的体外透皮吸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 .
[5] 张聪聪. 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 2011 .
[6] 吝春红. 醋酸铅对骨髓造血微环境造血调控机制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 2009 .
[7] 陆慧贤. 水环境镉对缢蛏毒理学效应的研究[D]宁波大学, 2011 .
[8] 张少娜. 经济贝类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动力学特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3 .
[9] 单海军. 北京方庄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水平及其与儿童疾病和健康的关系[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
[10] 于丰军. 铅和镉两种重金属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周舫. 特定人群HSP70基因多态性及抗原抗体水平的研究[D]郑州大学, 2003 .
[2] 王静凤. 重金属在海产贝类体内的累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4 .
[3] 吴继法. 典型有机污染物胁迫对鲈鱼生物标志物系统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5 .
[4] 战玉杰. 渤海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对典型浮游植物生长影响初步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 2005 .
[5] 邹绍芳. 重金属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海水检测中应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
[6] 刘志国. 长江口水体表层泥沙浓度的遥感反演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
[7] 吴海一. 重金属对扁额细首纽虫抗氧化防御系统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 2008 .
[8] 肖红. 乙草胺、尿素过量使用对黑土农田的生态毒理效应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4 .
[9] 叶属峰. 大型工程对长江河口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5 .
[10] 袁伦强. 多氯联苯PCB126对南方鲇的生理生态学影响[D]西南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17 条
[1] 石继红,高庆,庄文需. 铝的毒性及致突变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 1992,(03) .
[2] 安兰敏,牛玉杰,徐兵,刘纳. 铅对大鼠脑细胞凋亡的诱发作用及对fos、jun、p53基因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 2006,(05) .
[3] 刘明.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大米中砷和汞含量[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
[4] 程超,明庆磊,耿兴平. 乌鳢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性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6) .
[5] 黄秋婵,韦友欢,黎晓峰. 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9) .
[6] 张村侠,朱世东. 浮床栽培绿叶蔬菜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4) .
[7] 温茹淑,郑清梅,方展强,甄红娜. 汞、铅对草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6) .
[8] 毕蕾,纪文绣,唐金玉,付闰吉,何林,许正国. 不同水温条件下重金属对三角帆蚌幼蚌的急性致毒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4) .
[9] 利锋,何江,张学先. 水培经济植物净化养殖废水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2) .
[10] 何江,利锋,诸振兵,张业基,梁桂生. 西洋菜净化养猪废水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