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5 条
[1] 陈里龙. 金属电化学快速线切割技术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 2010 .
[2] 任宇江.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超声辅助磨削加工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0 .
[3] 李庆芬. 超声珩齿振动系统的理论设计与仿真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 2011 .
[4] 陈娟烈. 旋转超声波加工机理的有限元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 2011 .
[5] 姚建国. 纳米复相陶瓷在超声振动作用下的蠕变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 2011 .
[6] 洪静. 超声振动铣削光学玻璃材料加工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 2011 .
[7] 李楠. 基于葵花籽粒结构仿生抛光垫的设计制造及压力场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 2011 .
[8] 杨波. 新型钛合金切削加工表面完整性及切削参数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
[9] 缪东辉. 超硬材料的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的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
[10] 王华吉. 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6 条
[1] 徐开东. 镁合金高能表面强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0 .
[2] 李宏峰. 高表面积铈基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与催化氧化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 2011 .
[3] 孙禹辉. 硅片化学机械抛光中材料去除非均匀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
[4] 秦娜. 旋转超声波磨削制孔的切削力建模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
[5] 许龙. 模式转换型功率超声振动系统的设计及优化[D]陕西师范大学, 2011 .
[6] 冯冬菊. 超声波铣削加工原理及相关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
[7] 温泽峰. 钢轨波浪形磨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6 .
[8] 金成柱. NOMEX蜂窝材料高速加工工艺及固持可靠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
[9] 苏建修. IC制造中硅片化学机械抛光材料去除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
[10] 张洪丽.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技术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86 条
[1] 苏建修,郭东明,康仁科,金洙吉,李秀娟. ULSI制造中硅片化学机械抛光的运动机理[J]半导体学报, 2005,(03) .
[2] 王振龙,迟关心,狄士春,赵万生. 钛合金深小孔的微细超声电火花加工技术[J]兵工学报, 2000,(04) .
[3] 范植坚,王天诚,李福援,徐泽华,冀菊芳. 永磁场提高电解加工尺寸精度的试验研究[J]兵工学报, 2001,(04) .
[4] 范植坚,钟玲,李福援,陈林. 基于电化学过程的电解加工间隙电场的研究[J]兵工学报, 2003,(04) .
[5] 马春翔,社本英二,森肋俊道. 超声波椭圆振动切削提高加工系统稳定性的研究[J]兵工学报, 2004,(06) .
[6] 徐滨士,李长久,刘世参,马世宁. 表面工程与热喷涂技术及其发展[J]中国表面工程, 1998,(01) .
[7] 刘刚,雍兴平,卢柯. 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的研究现状[J]中国表面工程, 2001,(03) .
[8] 汪勇,魏敏,宋占永,张伟,吕克茂. 金属材料的超声冲击残余应力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 2011,(02) .
[9] 安二峰,杨军,陈鹏万. 高锰钢整铸辙叉爆炸硬化实践与研究[J]爆破器材, 2009,(02) .
[10] 徐安桃,付敬业,郑义忠,叶声华. 小深孔内径电容传感测量系统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 2006,(0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黄云,王福明. 超声振动精密砂带磨削1Cr13叶片不锈钢试验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之第12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7 .
[2] 方亮,严伟林,孙琨,许云华. 强烈塑性变形诱导表面纳米化高锰钢的磨损性能[A]第八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