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9 条
[1] 孟亚楠. 核桃坚果性状遗传特性与优系选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2] 周朔. 林木根系拉伸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3] 董诗韩. 多辊挤压式核桃破壳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1 .
[4] 李寿田. 萝卜中木质素含量、分布及其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0 .
[5] 常燕平. 枣在减压贮藏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及贮藏效果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 2001 .
[6] 李伟. 桤木苗期不同无性系PAL和木质素及生长关系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1 .
[7] 季彪俊. 福建水稻品种区试布点与统计系统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2 .
[8] 段琳. 红果油茶抗炭疽病机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03 .
[9] 管云玲. 大麻碱氧一浴一步法短流程脱胶漂白新工艺研究[D]青岛大学, 2003 .
[10] 王丽莉. 温度和水分对土壤腐殖质形成与转化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 200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 条
[1] 姜天甲. 主要食用菌采后品质劣变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2] 张迎晨. 纤维表面与内部纳米尺度界面构建及多尺度测量表征[D]东华大学, 2010 .
[3] 台莲梅. 马铃薯早疫病菌多样性和侵染过程及品种抗病机制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1 .
[4] 谷加存. 中国东北主要造林树种细根寿命及影响因子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5] 李方球. 油菜(Brassica napus)品种(系)与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1 .
[6] 银建中.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模拟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2 .
[7] 王述洋. 生物质热解动力学建模及锥式闪速热解装置设计理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2 .
[8] 何泽超. 纤维素的酶水解及超声波对其加速作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 2001 .
[9] 刘尊英. 绿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木质化的生理生化基础及其调控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10] 宋春财. 农作物秸秆的热解及在水中的液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55 条
[1] 刘大汉,张施耀. 南荻北引栽培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1993,(01) .
[2] 鲁墨森,张倩,杨娟侠. 鲜食核桃保鲜和周年供应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10,(03) .
[3] 宋晓红,刘世琦,刘颖颖,夏永香,李贺. 黑大蒜中多酚化合物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J]山东农业科学, 2012,(05) .
[4] 成诗明,张树海,张景林. 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研究[J]安徽化工, 2003,(01) .
[5] 施建军,鲍巍涛. 生物质连续裂解能源转化工艺与装置实验研究[J]安徽化工, 2008,(05) .
[6] 翟光雯,汤斌,张庆庆,陈阿娜,陈中碧. 超声波法预处理对秸杆纤维素水解的促进作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
[7] 谢玉英. 膜脂组成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1) .
[8] 汪新文. 茉莉酸参与植物逆境胁迫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8,(06) .
[9] 费鹏飞. 森林凋落物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13) .
[10] 方子铖,李海平,郑剑. 腌制竹笋防褐变无硫护色剂的研发[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2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左海涛,武菊英. 草本能源植物在北京地区的生产潜力(简报)[A]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2] 汪杏芬,李来庚. 木质素含量降低的转基因芒草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