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刘培宇.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制备及其耐蚀性的研究[D]燕山大学, 2011 .
[2] 卢立红. Q235钢表面热浸镀铝层微弧氧化的研究[D]燕山大学, 2001 .
[3] 张荣军.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研究[D]长安大学, 2003 .
[4] 顾伟超. 钢表面电弧喷铝感应重熔及微弧氧化研究[D]燕山大学, 2004 .
[5] 赵仁兵. 添加剂对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过程和性能的影响及溶液失效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 2006 .
[6] 刘淑艳. 热障涂层用氧化锆空心球形粉末[D]西南大学, 2008 .
[7] 雷其林. 工艺参数对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特性的影响[D]西安理工大学, 2008 .
[8] 肖湘. 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 2009 .
[9] 彭俊杰. 微弧氧化在船用柴油机铝合金活塞上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 2010 .
[10] 全伟. 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制备工艺试验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吴汉华. 铝、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制备表征及其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 2004 .
[2] 赵旭辉. 铝阳极氧化膜的电化学阻抗特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 2005 .
[3] 辛铁柱. 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生成及机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
[4] 林高用. 高性能7×75系铝合金厚板加工技术相关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 2006 .
[5] 刘伟华. 热循环作用下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开裂行为与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 2008 .
[6] 李均明.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形成机制及其磨损性能[D]西安理工大学, 2008 .
[7] 吴振东. 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及摩擦磨损与耐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
[8] 骆海贺. 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ZrO_2-Y_2O_3复合陶瓷膜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9 .
[9] 潘明强. 微弧氧化膜层形成及其表面粗糙度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16 条
[1] 熊仁章,盛磊,郭洪光.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磨性能[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0,(03) .
[2] 熊仁章,雷廷权,王永康,甄良. 铝合金硅酸盐系微弧氧化陶瓷层形成机制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4,(06) .
[3] 王吉会,夏扬,王茂范. 无机熔盐镀铝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5,(06) .
[4] 陈显明,罗承萍,刘江文,李文芳. 镁合金微弧氧化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6,(03) .
[5] 段关文,高晓菊,满红,张武,姜光华,李金富. 微弧氧化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05) .
[6] 李金富,方克明,熊仁章,王永康.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磨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3,(06) .
[7] 陈显明,罗承萍,刘江文,李文芳.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形成过程探讨[J]中国表面工程, 2006,(05) .
[8] 索相波,邱骥,张建辉. 7A52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摩擦学特性[J]中国表面工程, 2009,(04) .
[9] 陈建华. 低温熔盐体系铝电沉积[J]表面技术, 1994,(04) .
[10] 蒙铁桥. 铝合金化学镀镍前处理工艺的探讨与实践[J]表面技术, 2000,(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牛振江,王费华,郁平,李则林,杜小光. 化学镀Ni-P合金耐蚀性的电化学研究[A]2004年全国电子电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2] 张天顺,张晶秋,张琦,刘殿礼. 铝及铝合金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研究[A]第七届全国化学镀会议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