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刘爽. 中低温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秸秆降解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2] 石文卿. 纤维素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 2011 .
[3] 张秀艳. 川西常绿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4 .
[4] 朱智强. 桉树林农条带间作模式效应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5 .
[5] 刘伟. 毒死蜱、马拉硫磷和氰戊菊酯对蚯蚓、蚕豆毒性效应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6] 孙亚凯. 功能性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及组合菌群活性研究[D]天津大学, 2006 .
[7] 习兴梅. 农林废物堆肥化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学研究[D]湖南大学, 2007 .
[8] 张丹. 低温降解纤维素菌的筛选[D]东北农业大学, 2007 .
[9] 赵磊. 玉米秸秆降解及其生产乙醇的研究[D]西北大学, 2008 .
[10] 王毅. 农林废物堆肥化中细菌对木质素的降解及产酶研究[D]湖南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张晓波. 草地早熟禾根际促生菌(PGPR)特性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2 条
[1] 马春浩. 解磷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4) .
[2] 李苇洁,余天祥,陈志华,石登红,陈训. 贵阳市二环林带不同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2) .
[3] 黄强,陆迁,赵学平. 榆林地区生态经济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8) .
[4] 梁俊,李杨瑞,吴凯朝,莫磊兴,罗霆,游建华. 接种固氮菌对甘蔗组培苗氮营养生理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0) .
[5] 代海燕,张秋良,魏强,郭鑫. 不同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受密度影响效应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1) .
[6] 李东胜,张艳君,许中旗,张兴锐. 退耕还林林分生长状况调查及政策建议——以河北省丰宁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0) .
[7] 余艳峰,王雪梅,刘波,徐小牛. 肖坑地区不同林分土壤养分状况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3) .
[8] 吕保聚. 刺槐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4) .
[9] 黄玉梅,张健,杨万勤,卢昌泰. 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生态学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5) .
[10] 张福,张百川. 应用“林分结构复原法”评价经营措施及更新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