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0 条
[1] 肖虹. 绿茶及其茶多酚对罗曼蛋鸡肉品质、蛋品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2] 杨解顺. 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减肥、通便保健功能评价及产品开发研究[D]昆明医学院, 2011 .
[3] 李翔. 紫甘薯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 2011 .
[4] 王建刚. 发酵对紫薯色素的影响及紫薯酒的研制与抗氧化评价[D]烟台大学, 2011 .
[5] 陈凤芹. 益生素对皖南黄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量影响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01 .
[6] 朱砺. 影响肌纤维生长的因素及其与肉质性状间相关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1 .
[7] 袁海波. 茶多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3 .
[8] 张广民. 芽孢杆菌益生素在肉仔鸡饲料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3 .
[9] 蒋秋燕. 大蒜中性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性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10] 张春飞. 茶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调节血脂作用观察及机制探讨[D]浙江大学, 200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陈洪亮. 植物多糖的制备及对肉仔鸡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 .
[2] 阚建全. 甘薯糖蛋白的糖链结构与保健功能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3 .
[3] 杨晓静. 猪骨骼肌生长及肌纤维类型分布的分子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4 .
[4] 聂凌鸿. 淮山活性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与生物活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04 .
[5] 王德培. 螺旋藻多糖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1997 .
[6] 彭英林. 基因型与营养互作及其对猪肉质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7 .
[7] 傅玉凡. 稀有植物紫肉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主要性状与影响因子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
[8] 陈清华. 牛膝多糖对猪的营养效应和免疫调控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8 .
[9] 高路. 紫甘薯多酚氧化酶和β-淀粉酶酶学特性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08 .
[10] 刘连亮. 竹笋降压降脂有效成分及其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12 条
[1] 李家明,李丰. 抗辐射药氨磷汀合成工艺的研究[J]安徽化工, 2000,(02) .
[2] 牛广财,朱丹. 马齿苋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6) .
[3] 李婷,侯晓东,陈文学,豆海港,仇厚援. 超声波萃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3) .
[4] 孙娜,汉丽梅,詹红微,王晓峰,刘义,金勇,潘永荣. 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0) .
[5] 田莹,江波,张涛. 药用红树植物老鼠簕多糖的抗氧化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0) .
[6] 谭志伟. 茗荷水溶性多糖体外抗氧化性能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2) .
[7] 董彦莉,郝丽,周平平. 超微粉碎对黄芪多糖溶出率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9) .
[8] 张霁,王丰俊,王建中. 甘薯根颈四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多糖含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5) .
[9] 罗傲雪,范益军,罗傲霜,何涛,刘静,淳泽. 石斛粗多糖脱蛋白方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9) .
[10] 李健,韩增胜,李青旺. 龙葵多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汪以真,郭佳. 肌纤维多样性和可变性与肌肉生长和肉质的关系及其信号转导途径[A]动物营养研究进展——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学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