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5 条
[1] 闵康. 迪庆青稞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利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
[2] 穆家伟. 功能专用稻生产技术及新型饵丝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
[3] 张倩. 芭蕉根、芭蕉花和南湖菱活性成分研究[D]河南大学, 2011 .
[4] 曹乃锋. 费菜和地锦草生物活性成分研究[D]河南大学, 2011 .
[5] 李洁. 大孔吸附树脂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 2011 .
[6] 刘明磊. 正交试验设计中的方差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7] 任尧. 鸭蛋清蛋白肽的酶法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
[8] 张银亮. 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家兔病理模型的建立与治疗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10 .
[9] 李正国. 抗奶牛子宫内膜炎复方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09 .
[10] 宋秀风. 银屑病和湿疹患者体内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水平检测[D]山东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刘志伟. 菱叶红景天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3 .
[2] 刘玲珑. 稻米浸水后γ-氨基丁酸(GABA)的积累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5 .
[3] 曹献英. 纳米羟基磷灰石诱导肝癌细胞死亡的作用靶点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5 .
[4] 赵骥民. 茄科植物糖苷生物碱Chaconine,Solanine和Tomatine抗真菌的防御作用及生态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
[5] 刘悦. 大理白前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大理白前中甾体苷类化学成分ESI-MS裂解行为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 .
[6] 孔祥峰. 中药新促孕液防治母畜子宫内膜炎的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6 .
[7] 谢进文. 吲哚啉-2-酮和小檗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09 .
[8] 李志文. 茄子体内糖苷生物碱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化学生态学功能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09 .
[9] 刘小东. 汉防己甲素衍生物W6和W18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及BrTet增强Bel7402细胞凋亡敏感性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10 .
[10] 李桃花. 粉防已碱抗乳腺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96 条
[1] 董如何,肖必华,方永水. 正交试验设计的理论分析方法及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6) .
[2] 侯永芳,韵海霞,熊增芳,舒效和. 中药新药的开发[J]安徽农学通报, 2007,(21) .
[3] 曾军,石国荣. 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和原理[J]安徽农学通报, 2008,(22) .
[4] 商丽丽,赵德虎,杜清福,林祖军,辛国胜,韩俊杰. 甘薯的营养成分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09) .
[5] 韩敬,赵莉. 景天属植物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5,(11) .
[6] 李广领,陈锡岭,郭彦亮. 新型植物源农药苦皮藤素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1) .
[7] 李楠,屈波. 苦参抑菌活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1) .
[8] 郑艳,殷中琼,聂奎,贾仁勇. 青刺果黄酮对鸡血清抗体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8) .
[9] 聂凌鸿,王志芳. 马铃薯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质[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6) .
[10] 钟妮娜,李超,殷中琼,罗李媛,杜永华,吴小兰. 青刺果多糖对鸡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陈筑红. 藿香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A]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C], 2003 .
[2] 孙维洋,李剑芳. 民间药怀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A]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