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0 条
[1] 刘贤娴. 萝卜营养及风味物质积累规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9 .
[2] 杨丽娟. 硫代葡萄糖苷标记鉴定萝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3] 刘艳凤. 载有异硫氰酸酯的纳米胶囊的制备及结构表征[D]海南大学, 2011 .
[4] 陈庆. 桑叶主要内含成分年动态变化及提高桑叶中γ-氨基丁酸工艺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1 .
[5] 孔秋生. 萝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3 .
[6] 魏明吉. 氮磷钾对萝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 2004 .
[7] 粟生群. 利用RAPD和AFLP评价小豆栽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D]四川农业大学, 2005 .
[8] 张海峰. 芥蓝芥子油苷组分及其醌还原酶诱导活性和抗虫性分析[D]浙江大学, 2006 .
[9] 艾永辉. 甘蓝型油菜不同时期叶片的硫甙变化趋势[D]西南大学, 2006 .
[10] 李建春. 萝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和初级核心种质构建[D]西南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肖华志. 食用辛辣风味物质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2] 张晖. 米胚谷氨酸脱羧酶性质及其富集γ-氨基丁酸研究[D]江南大学, 2004 .
[3] 陈新娟. 中国芸薹属蔬菜硫代葡萄糖苷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
[4] 邹礼平. 番茄抗坏血酸生物合成与代谢途径中相关酶基因的克隆与调控[D]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5] 徐东辉. 白菜类作物硫代葡萄糖甙及一些主要代谢组分的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
[6] 韩建明. 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模型分析及bcDREB2基因片段克隆[D]南京农业大学, 2007 .
[7] 吴春燕. 大白菜风味品质构成因素及部分因素的遗传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8 .
[8] 白青云. 低氧胁迫和盐胁迫下发芽粟谷γ-氨基丁酸富集机理及抗氧化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39 条
[1] 曹齐卫,王志峰,孙小镭. 早春黄瓜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模糊综合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 2004,(02) .
[2] 宋廷宇,侯喜林,何启伟,吴春燕,徐苑芳. 薹菜、大白菜与白菜营养成分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 2007,(05) .
[3] 袁华玲,赵帜平,张部昌,周恩志. 萝卜风味品质与营养成分相关及通径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S1) .
[4] 李寿田,宋健荣,汪隆植,柳李旺. 萝卜糠心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0,(01) .
[5] 时向东,文志强,刘艳芳,王卫武. 不同光强对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7) .
[6] 邓接楼,王艾平,涂晓虹. 生物有机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7) .
[7] 夏更寿,杨晖. 叶类蔬菜中硝酸盐的累积及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0) .
[8] 王鹏,王净,程霖衡. 西兰花品种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2) .
[9] 吴影,古绍彬,张永杰. 辣椒中辣椒碱抑菌作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9) .
[10] 朱鑫,王萱,李响,李洪安. 天津地区萝卜品比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