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9 条
[1] | 杨河. 马克思认识论基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
|
[2] | 聂锦芳. 马克思哲学历史定位的三种观点及其论证思路——兼论“比较研究”与“文本研究”、“现实研究”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
|
[3] | 黄枬森.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
[4] | 江丹林.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6)
.
|
[5] | 韩冬梅. 我国消费异化现象的理性反思[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05)
.
|
[6] | 魏菊梅.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中华建设, 2010,(01)
.
|
[7] | 马万利,梅雪芹. 和谐社会视野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述评[J]重庆社会科学, 2008,(06)
.
|
[8] | 顾海良. 神奇与腐朽:生产力和科学的资本主义利用形式——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J]《资本论》与当代经济, 1993,(03)
.
|
[9] | 李建平. 掌握《资本论》方法,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J]当代经济研究, 2002,(01)
.
|
[10] | 许经勇. 马克思的生态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J]当代经济研究, 2008,(0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