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2 条
[1] 谭卫红. 银杏叶烷基酚的化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1 .
[2] 杨华. 锥栗优良无性系选择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2 .
[3] 张往祥. 环境因子对银杏光合作用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 2002 .
[4] 王莉. 银杏种核贮藏处理对品质的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 2003 .
[5] 刘唐兴. 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及品种筛选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3 .
[6] 谷战英. 湖南省银杏品质区划[D]中南林学院, 2004 .
[7] 谢海平. 竹类植物叶片衰老机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8] 郝明灼. 银杏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9] 上官小东. 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银杏黄酮、烟酰胺的分析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 2003 .
[10] 冯凌. 三点金的生态学特性及地被适应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0 条
[1] 莫晓勇. 桉树纸浆用材林良种选育技术研究[D]中南林学院, 2002 .
[2] 李锡香. 黄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和分子评价及其亲缘关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 .
[3] 徐建民. 尾叶桉纸浆材育种综合选择及改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 .
[4] 邢新婷. 麻竹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变异分析及良种选育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 .
[5] 赵宏伟. 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春玉米碳氮代谢机理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3 .
[6] 陈学森. 银杏雌雄株资源评价及离体培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1996 .
[7] 桂仁意. 银杏主要栽培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图谱构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8] 李守勇. 不同产地冬枣品质特性及其遗传变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4 .
[9] 周连第. 板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10] 夏广清. GA对大白菜开花的诱导效应及利用RNAi技术获得晚抽薹转基因大白菜[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74 条
[1] 曹帮华,马海慧,梅林. 银杏种仁黄酮与内酯含量变化初探[J]山东农业科学, 2003,(01) .
[2] 倪延祥,潘小明,胡明学. 元竹开花调查及复壮措施初探[J]安徽林业科技, 1998,(03) .
[3] 孟凡应. 开花竹园的改造与管理[J]安徽林业, 2001,(06) .
[4] 胡玉坤. 水竹栽培[J]安徽林业, 2004,(04) .
[5] 张在忠,赵仁发,钟章美,黄森伦,李伟平,黎淼坚,张财源,李意心. 远缘杂交稻竹稻966的杂交选育与性状表现[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1) .
[6] 左丹丹,明军,刘春,王丽娜. 植物花粉生活力检测技术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6) .
[7] 金银兵. 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与开花授粉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1) .
[8] 施福军,梁海清,秦翠鲜. 广西不同种源银杏种子的性状变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8) .
[9] 何国强,马宗仁,彭坚,张建国,蔡中芳. 人工栽培野生草坪植物三点金成坪速度与生长特征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6) .
[10] 陈玲,徐信,李苇洁,姚红艳,谭金玉,罗充. 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袁金玲,傅懋毅,姜景民,肖贤坦,庄金坤,王品华. 几个丛生竹种杂交育种的研究[A]中国林学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