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7 条
[1] 王璐. 电动汽车锂电池剩余电量估计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1 .
[2] 王德伟. 基于功率分配的车载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1 .
[3] 刘小飞. 纯电动轿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及电机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4] 汪江卫. HEV车载复合电源系统的控制策略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1 .
[5] 张伟方.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研究及试验台设计[D]长安大学, 2011 .
[6] 黄东. 基于C8051F040铁路车辆定位系统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1 .
[7] 翟跃. 电动汽车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
[8] 费晓曦. 多轮独立驱动轮式移动机器人驱动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 .
[9] 汪新云.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 2003 .
[10] 郭丽芳. 智能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技术[D]河海大学, 200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汪贵平. 纯电动汽车驱动与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 2009 .
[2] 张翔. 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4 .
[3] 许海平. 大功率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及其分析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 2005 .
[4] 李海东. 超级电容器模块化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 2006 .
[5] 张慧妍. 超级电容器直流储能系统分析与控制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 2006 .
[6] 于远彬. 车载复合电源设计理论与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
[7] 徐立. 应用超级电容的工程机械混合动力系统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8 .
[8] 张毅. 纯电动轿车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7 .
[9] 夏鸿建. 机械系统虚拟样机平台建模技术与动力学求解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8 .
[10] 石庆升. 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82 条
[1] 曹明柱,冯能莲,夏传超,何彩青,吴加伟. 电动汽车的建模与仿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02) .
[2] 周磊,霍宏煜,关懿峰,韦伦文,刘凡. 基于驾驶员意图识别与车辆状态判断的发动机智能起停系统设计[J]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1,(03) .
[3] 吴红杰,齐铂金,郑敏信,刘永喆. 基于Kalman滤波的镍氢动力电池SOC估算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7,(08) .
[4] 何洪文,余晓江,孙逢春. 电动车辆设计中的匹配理论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2,(06) .
[5] 王震坡,孙逢春. 电动汽车能耗分配及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04) .
[6] 李军求,孙逢春,张承宁,李红林,何洪文. BFC6100-EV电动大客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设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04) .
[7] 王震坡,姚利民,孙逢春. 纯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评价体系初步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5,(06) .
[8] 翟丽,孙逢春. 电动轿车机电传动系统的匹配计算与仿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7,(10) .
[9] 靳添絮,陈杰,白永强,王海杰. 基于超级电容器的混合动力装置设计与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9,(05) .
[10] 张林,杜子学,朱海峰,王淑芳. 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及仿真[J]北京汽车, 2006,(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赵云. 电动汽车结构布置及设计[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