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6 条
[1] 刘青旺. 苦参碱磺酸钠与苦参碱药动学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2] 曹忠军. 雷公藤总生物碱的环境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3] 陈齐斌. 戊唑醇在小麦上的残留消解及土壤环境行为研究与安全性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 2000 .
[4] 宋志荣. 水分胁迫对辣椒脂质过氧化作用和保护酶活性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1 .
[5] 祁志军. 0.2%苦皮藤素乳油环境安全性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
[6] 刘培磊. 中国根结线虫群体的同工酶表型和线粒体DNA多态性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02 .
[7] 党建友. 农药对有益生物安全性评价生测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8] 张启迪. 阿维菌素在鲟鱼体内生物富集与生物消除规律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9] 兰欣.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对牙鲆鳃细胞系FG的细胞毒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3 .
[10] 朱小山. 监测海水有机磷农药的生物传感器研制[D]中国海洋大学, 200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冯国禄. 减排降污控制稻田面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1 .
[2] 袁国瑞. 小菜蛾GABA受体基因克隆及棉铃虫羧酸酯酶的功能表达[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3] 郭华荣. 海水鱼细胞系FG、SPH和RSBF的特性分析及其在典型海洋污染物毒性检测上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1 .
[4] 张卫. 农药阿维菌素在环境中降解和代谢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5] 宿烽. 有机锡化合物和烟碱类杀虫剂对牙鲆鱼鳃细胞株(系)的毒性效应与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5 .
[6] 尚金燕. 家蚕两种类型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分析[D]浙江大学, 2006 .
[7] 钱立立. 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和前处理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 .
[8] 罗术东. Bt-Cry1Ac棉花抗性棉铃虫对Cry2Ab的抗性风险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
[9] 魏林.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发酵液中对豇豆具促生活性物质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5 .
[10] 陈利珍. 棉铃虫中肠Cry1A结合蛋白分离、鉴定及其与抗性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74 条
[1] 邢彩虹,戴宇飞,常平,张林林,李桂兰,尹松年. 甲氨基阿维菌素的致突变性、致畸性及亚慢性毒性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2000,(03) .
[2] 王静,张静,姜文玲. 阿维菌素原药对小鼠致畸性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2003,(04) .
[3] 刘永霞,李茂进,刘延忠,李岩,谢琳. 农药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致突变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2006,(01) .
[4] 汪希兰,杨光红,潘雪莉,李军. 烯啶虫胺的致突变性试验[J]癌变·畸变·突变, 2010,(05) .
[5] 王飞. 农药水乳剂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探讨[J]安徽化工, 2010,(05) .
[6] 张瑾,闫书军. 农药在土壤中淋溶迁移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7] 党建友,李学锋. 4种农药对蜜蜂和家蚕的安全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1) .
[8] 范瑛阁,曹远银. 微生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7) .
[9] 秦雪峰,孔凡彬. 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6) .
[10] 崔乘幸,任锋利,谢红兵. 小麦种子对二甲四氯敏感性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