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8 条
[1] 王欣. 谷氨酸生产菌种选育和高产条件的优化及生物素的测定[D]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1 .
[2] 王水泉. 益生植物乳杆菌P8在豆乳及牛乳中发酵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3] 周元良. 血红素和维生素K_2对有氧培养干酪乳杆菌生长和代谢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 2011 .
[4] 路秀玲. 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生理活性物质Monacolin K的研究[D]天津轻工业学院, 2000 .
[5] 孟和毕力格. 内蒙古双峰驼乳及乳制品中乳酸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1 .
[6] 油红捷. 重组谷氨酸脱羧酶(GAD)在BL-21细胞中的表达及条件优化[D]天津医科大学, 2002 .
[7] 袁松梅. 发芽大豆饮料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 2002 .
[8] 马春丽. 酸奶高产酸能力生产菌株的诱变选育[D]东北农业大学, 2003 .
[9] 李爱学. γ-氨基丁酸和氟安定对产蛋高峰期母鸡摄食行为及有关内分泌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 2003 .
[10] 柴燚. 中空海藻酸钙微胶囊的性质及其固定化枯草杆菌生产纳豆激酶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张晖. 米胚谷氨酸脱羧酶性质及其富集γ-氨基丁酸研究[D]江南大学, 2004 .
[2] 刘玲珑. 稻米浸水后γ-氨基丁酸(GABA)的积累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5 .
[3] 翟少伟. 中国荷斯坦牛乳尿素氮与蛋白质营养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
[4] 陈国. NaCS/PDMDAAC生物微胶囊成囊特性及固定化法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
[5] 黄俊. 利用短乳杆菌制备γ-氨基丁酸相关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
[6] 杨胜远. 利用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 thermophilus)Y-2生产γ-氨基丁酸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6 .
[7] 郑艺梅. 发芽糙米营养特性、γ-氨基丁酸富集及生理功效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6 .
[8] 孙天松. 中国新疆地区传统发酵酸马奶的化学组成及乳酸菌生物多样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 .
[9] 李少英. 奶牛源性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
[10] 李淑艳. 萌发过程大豆蛋白质动态变化及营养价值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88 条
[1] 黄聪亮,李凤林. 乳酸菌制剂的研究及发展现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6) .
[2] 李超敏,韩梅,张良,陈锡时. 细胞固定化技术——海藻酸钠包埋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7) .
[3] 杨海峰,葛竹兴,郁杰. γ-氨基丁酸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3) .
[4] 何轶. 沙棘果汁营养成分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5) .
[5] 马涛,司维雨. 糙米食品加工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1) .
[6] 郑文轩,杨瑛. 超声与活性炭降解甲基橙溶液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36) .
[7] 黄世福,陈勤,梁启勇. 脑忆清胶囊对老年大鼠脑记忆功能及γ-氨基丁酸的影响[J]安徽医药, 1998,(04) .
[8] 朱婉华. 氨基酸纸层析中茚三酮显色改良法[J]氨基酸杂志, 1984,(02) .
[9] 吴显荣. 非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与功能[J]氨基酸杂志, 1989,(03) .
[10] 余敦寿,崔俊鑫. 在 r—氨酪酸生产中,提高谷氨酸脱羧酶活力的研究[J]氨基酸杂志, 1991,(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姚惠源. 世界稻米深加工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潜在优势[A]中国粮油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综合卷)[C], 2002 .
[2] 王勤瑛,汪审清. 大鼠单侧耳蜗损毁后下丘r-氨基丁酸及其神经元的变化[A]2006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