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5 条
[1] 赵德千. 齐墩果酸和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其抗菌和抗癌活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
[2] 王爱洁. 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配伍抗小鼠H_(22)肝癌的机理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
[3] 康秀. 中国秋子梨地方品种完熟果实香气成分多样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4] 吕明霞. 枣及其他一些水果中多糖的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5] 翟俏丽. 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悬浮细胞中三萜合成机理的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6] 贺兴隆.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1 .
[7] 朱建勤. 熊果酸水溶性前药与齐墩果酸A环衍生物的合成[D]北京协和医学院, 2009 .
[8] 龚小贵. 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对马蓝生理与蛋白质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9] 李著花. 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果实主要性状遗传倾向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1 .
[10] 马张稳. 川芎嗪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延安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8 条
[1] 马成俊. 半合成稀有人参皂苷及抗肿瘤构效关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5 .
[2] 何承忠. 毛白杨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3] 余建清. 半枝莲生物活性及相关化学成分研究[D]武汉大学, 2005 .
[4] 陈亚军. 齐墩果酸纳米悬浮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5 .
[5] 赵智慧. 枣水溶性多糖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6 .
[6] 冯菊红. 齐墩果酸、18β-甘草次酸和熊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细胞毒活性的初步探讨[D]浙江大学, 2006 .
[7] 刘非燕. 90种云南毒蕈体外抗癌活性评价及活性成分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
[8] 黄镜. 熊果酸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7 .
[9] 赵万洲. 乙酰乳香酸(BC-4)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及黑色素瘤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1 .
[10] 田泽. 一些天然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76 条
[1] 魏丽珍,赵泽贞,温登瑰. 8种蔬菜的抗突变及致突变性的实验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1999,(05) .
[2] 黄晓沐,赵恒奎,姜宗荣,姚根和,邢卫平. 安徽省常见蔬菜的抗突变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1999,(05) .
[3] 徐洪兰. 苯并(a)芘处理的转基因小鼠不同器官中DNA加合物水平的检测[J]癌变.畸变.突变, 1999,(06) .
[4] 夏勇,徐彩菊,傅剑云,郑云燕. 仙华胶囊抗突变作用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2001,(02) .
[5] 赵泽贞,魏丽珍,温登瑰,郭炜. 樱桃等4种水果的抗突变性初步实验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2002,(02) .
[6] 张春玲,胡俊峰,曲江斌,袁晓燕. 几种中草药及绿茶对B(a)P和NNK的抗诱变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 2003,(02) .
[7] 洪振丰,王郑选,高碧珍,许碧玉. 茯苓对 AFB1 致突变的抑制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 1997,(03) .
[8] 高铭鑫,隋自洁,杨洪群,王玮,赵生友. 人参根总皂甙的抗DNA损伤与抗突变效应[J]癌变.畸变.突变, 1998,(02) .
[9] 宋元宗. 8-羟基鸟嘌呤及其检测[J]癌变.畸变.突变, 1998,(02) .
[10] 吴阿富,吴旻,王伟郎,陈宇峰,朱健儿. 21种中草药抗Trp-P-1的致突变活性[J]癌变.畸变.突变, 1999,(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姜汝明,董文尧,焉兆利,王德亮,李先强. 蛇枝黄苓汤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A]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