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蓝东. 沐舒坦对急性肺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 200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9 条
[1] 刘惠敏,黄庆军,王晓娜,甘露,王憬,姜虹. 慢性应激性抑郁症大鼠血清对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3,(02) .
[2] 刘薇,左永昌,丁桂凤,邓玉兰,刘洪涛,黄大无,范少光. 束缚应激免疫抑制因子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7,(01) .
[3] 林琴,王广发,汤秀英,邹水兰. 地塞米松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的保护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04) .
[4] 万东,罗勇. 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核因子-κB的核转位现象及其意义[J]重庆医学, 2003,(11) .
[5] 罗真春,凌宗秀. 核转录因子kappa B与急性肺损伤[J]重庆医学, 2006,(03) .
[6] 杨庆华,冯英凯,胡明冬.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改变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 2006,(05) .
[7] 谭朝华,徐军美,杨昭云,杨东林,吕志平.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兔炎性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 2004,(10) .
[8] 熊长明,秦春常. 成人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欧洲专家建议介绍[J]中国医药导刊, 2006,(02) .
[9] 张青,毛宝龄,钱桂生,陈正堂,徐剑铖,李琦. 油酸和内毒素两次打击大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0,(06) .
[10] 曾祥君,肖颖彬,王学锋,陈林,钟前进. NAC对体外循环血清诱导的多形核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