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0 条
[1] | 何振全. 超微细磷矿粉的释磷特征及对冬小麦的营养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
[2] | 吴安昌. 氮数基追比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
[3] | 杨满红. 水磷耦合对燕麦生理特性及养分积累分配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
[4] | 孟晓瑜. 底墒和氮磷用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形成、养分水分利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
[5] | 赵德华. 氮、钾对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 2001
.
|
[6] | 张晓艳. 马铃薯块茎低还原糖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2
.
|
[7] | 张玲敏. 河北省施肥现状的评价[D]河北农业大学, 2002
.
|
[8] | 李青常. 施用氮肥对小麦面条加工品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02
.
|
[9] | 彭羽. 花后灌水对两种筋型小麦品种品质及产量影响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2
.
|
[10] | 王之杰. 高产小麦群体光辐射特征与光合特性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1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 曹国军. 超高产春玉米氮磷营养特性及养分调控技术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
[2] | 宁慧峰. 氮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理化基础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
[3] | 张志剑. 水田土壤磷素流失的数量潜能及控制途径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1
.
|
[4] | 王旭东. 磷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
[5] | 盛婧.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形成及其与加工品质的关系[D]扬州大学, 2004
.
|
[6] | 王蔚华. 小麦金属元素吸收分配特性及胁迫生理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 2004
.
|
[7] | 梁晓芳. 冬小麦植株-土壤钾素循环及其与产量和品质关系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4
.
|
[8] | 叶全宝. 不同水稻基因型对氮肥反应的差异及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D]扬州大学, 2005
.
|
[9] | 徐兆师. 小麦抗逆相关DREB/ERF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
|
[10] | 郭玉春. 不同基因型水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5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22 条
[1] | 于振文,张学华. 高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1982,(03)
.
|
[2] | 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农业科学, 1984,(01)
.
|
[3] | 刘毅志,张漱茗,李新政. 氮磷钾化肥对高产夏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1985,(02)
.
|
[4] | 徐强. 不同时期缺磷、供磷对小麦产量形成和器官建成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1987,(02)
.
|
[5] | 徐强. 冬小麦追施磷肥适宜时期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1987,(05)
.
|
[6] | 孙治军,单玉珊,仲崇媛,丛惠芳. 高产小麦需肥规律及优化施肥模式[J]山东农业科学, 1991,(02)
.
|
[7] | 刘建军,赵振东,徐亚洲,宋建民,许友芬. 淀粉质量与面条煮面品质的关系[J]山东农业科学, 1999,(06)
.
|
[8] | 焦自高,王崇启,董玉梅,何启伟,孙春华. 嫁接对黄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0,(01)
.
|
[9] | 田纪春,陈建省,张永祥,王延训. 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供求现状及发展思路[J]山东农业科学, 2000,(03)
.
|
[10] | 王旭东,于振文,樊广华,潘庆民. 钾素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0,(05)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