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翟晓宇. 两种风箱果彩叶植物的抗寒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2] 马庆华. 冬枣实生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枣实生苗抗寒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4 .
[3] 周龙. 新疆野生樱桃李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评价[D]新疆农业大学, 2006 .
[4] 姜自红. 珍珠黄杨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保护对策[D]南京林业大学, 2007 .
[5] 刘从霞. 4种李属彩叶植物抗寒生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7 .
[6] 谢丽芬. 葡萄砧木抗寒性鉴定及抗寒机理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
[7] 常红伟. 延边地区不同梨品种解剖结构与抗寒性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
[8] 陈新华. 甜樱桃不同品种抗寒性评价[D]河北农业大学, 2009 .
[9] 龙春跃. 库尔勒香梨抗冻力与抗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张鑫. 安徽不同生态区域油茶叶片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06 条
[1] 龚建国,李永斌,刘敏. 滁菊种质资源及性状表现[J]安徽农学通报, 2001,(06) .
[2] 余庆来,胡朝中. 加强我省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J]安徽农学通报, 2003,(06) .
[3] 李孝苗,何家庆. 覆盆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0,(01) .
[4] 张锦,田菊芬. 优良乡土树种楸树种质资源及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6) .
[5] 赵晓光. 平邑甜茶在苹果砧木育种及栽培中的价值[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2) .
[6] 高文芳. 5种彩叶地被植物抗寒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5) .
[7] 陈辉,左丹丹. 蜡梅天然群体的表型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2) .
[8] 韩秀梅,吴亚维,李金强,蔡永强. 中国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1) .
[9] 白重炎,周迪. 雀儿舌头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6) .
[10] 柳林. 植物物种绝灭风险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J]安康师专学报, 20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