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7 条
[1] 王涛. 褐煤的脱水提质及干燥/热分解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
[2] 熊程程. 褐煤干燥过程的实验研究及动力学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1 .
[3] 李海鹏. 沥青搅拌设备干燥滚筒热效率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D]长安大学, 2011 .
[4] 裴静. 南瓜籽薄层干燥和振动流化干燥特性的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1 .
[5] 薛付英. 离心流化床干燥器干燥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1 .
[6] 杨小静. 流化床干燥玉米的理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02 .
[7] 王永刚. 流化床干燥玉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02 .
[8] 张引. 搅拌流化床干燥器流体力学特性和传热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2 .
[9] 罗陨飞. 煤的大分子结构研究——煤中惰质组结构及煤中氧的赋存形态[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2 .
[10] 贾燕. 褐煤结构的实验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 200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单丽岩. 基于粘弹特性的沥青疲劳—流变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
[2] 卢涛. 毛细多孔介质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模型研究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 2003 .
[3] 黄志刚. 转筒干燥器中颗粒物料流动和传热传质过程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4] 黄晓明. 多孔介质相变传热与流动及其若干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4 .
[5] 上官炬. 改性半焦烟气脱硫剂的物理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变化机理[D]太原理工大学, 2006 .
[6] 杨俊红. 植物性含湿多孔介质在干燥过程中优化传热传质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 1998 .
[7] 胡庆国. 毛豆热风与真空微波联合干燥过程研究[D]江南大学, 2006 .
[8] 任拴哲.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及其设备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 2008 .
[9] 张黎骅. 银杏果粗加工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05 条
[1] 朱文秀,赵继献,张品,张宁洁. 近红外光谱分析与化学方法检测油菜种子品质参数的比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17) .
[2] 万娅琼,夏静,姚自鸣. 臭氧及负氧离子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1,(04) .
[3] 魏东. 烫漂温度对菠菜品质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2) .
[4] 胡传坤,高建民. 我国木材热泵除湿干燥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7) .
[5] 金辉. 气流干燥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 2010,(03) .
[6] 宁井铭,方世辉,夏涛,周天山,刘健. 绿茶饮料微波灭菌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5,(03) .
[7] 张文兵. 卷烟厂风力输送系统参数的选择与计算[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4) .
[8] 曹崇文. 谷物干燥的数学模拟[J]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学报, 1984,(03) .
[9] 曹崇文,俞微微. 小麦薄层干燥的试验研究[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87,(01) .
[10] 周祖锷,赵世宏,曹崇文. 谷物和种子的热特性研究[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88,(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唐仁华. 依靠政策和科技 加快湖北优质油菜产业发展[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 2005 .
[2] 廖星,危文亮,王汉中. 入世后的中国油菜产业[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