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李亚娜. 甘薯糖蛋白降血脂功能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1 .
[2] 胡静丽. 杨梅叶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2 .
[3] 武志朴. 链霉菌Men-myco-93-63防治甘薯茎线虫病初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5 .
[4] 张匀. 甘薯叶菜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
[5] 赵文静. 甘薯抗氧化特性的基因型差异与环境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 2008 .
[6] 杨继. 金佛手矿质成分分析、生物活性物质优化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D]西南大学, 2009 .
[7] 潘晋坤. 奥曲肽联合顺铂和5-氟尿嘧啶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体外和体内生长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 2012 .
[8] 王艳. 山奈酚抗胃癌及调节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尹靖东. 类黄酮对鸡蛋胆固醇及其氧化物形成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0 .
[2] 朱玲. 异鼠李素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四川大学, 2005 .
[3] 罗丽萍. 甘薯叶柄藤中试综合提取的活性多糖、类黄酮构成及生理活性研究[D]南昌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93 条
[1] 吕晓华,张立实,王瑞淑. 体外微核试验方法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 1999,(02) .
[2] 刘甲玉,马世寅,金岩,陈士军,肖斌,薛克富. 神农丹颗粒剂防治甘薯茎线虫病药效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 2000,(02) .
[3] 王大箴,郗光辉,王建军,于开乐,王庆美,王荫墀. 山东省甘薯推广品种茎尖菜用价值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1997,(02) .
[4] 杨正宏,戚化学,杨哲林,杨继峰. 刍议发展甘薯经济的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 2003,(06) .
[5] 谭西贵. 我国甘薯生产前景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 2004,(01) .
[6] 杨泽敏,关故章,孙金才. 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4,(03) .
[7] 张渝洁. 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8) .
[8] 刘伟明. 对甘薯产业化开发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5,(11) .
[9] 陆国权,唐忠厚. 甘薯植酸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5,(12) .
[10] 任秀娟,欧行奇,杨梅. 甘薯茎尖营养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