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 桂枝. 苜蓿抗褐斑病遗传标记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1
.
|
[2] | 曲波. 甜菜无融合生殖M14品系易位系的创制、筛选及鉴定方法的建立[D]东北农业大学, 2003
.
|
[3] | 王志伟. 白花甜菜9号染色体BAC芯片的构建及初步应用[D]黑龙江大学, 2004
.
|
[4] | 于冰.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法对甜菜无融合生殖系花期表达基因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04
.
|
[5] | 郑天然. 甜菜M14品系FIE基因的鉴定及花期表达cDNA文库的构建[D]黑龙江大学, 2004
.
|
[6] | 张绍军. 甜菜M14无融合生殖特异EST鉴定及全长获得[D]黑龙江大学, 2005
.
|
[7] | 马春泉.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寻找无融合生殖相关基因[D]黑龙江大学, 2005
.
|
[8] | 戈岩.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甜菜远缘杂交后代[D]黑龙江大学, 2005
.
|
[9] | 高传军.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甜菜M14品系花期特异表达基因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06
.
|
[10] | 曹立成. 甜菜M14品系分子标记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06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84 条
[1] | 郑广华. 农作物光合性能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1963,(01)
.
|
[2] | 刘波,张丽娟,苗保河,李向东,董庆裕,王凤娟,李凤兰,汪胜军,余松烈,刘立峰. 近红外光谱法与国标法测定大豆蛋白质和脂肪的比较[J]山东农业科学, 2007,(01)
.
|
[3] | 聂翠琴,蒋惠兰,李群,高建伟,郝欣先. 山东大豆育种研究的进展及趋势[J]山东农业科学, 1995,(05)
.
|
[4] | 朱以林,刘学华,赛小峰. 激光诱变选育的菜用大青豆的选育报告[J]安徽农业科学, 1997,(02)
.
|
[5] | 吴芳芳,檀根甲. 苹果感染炭疽病菌后6种酶活性的变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4,(01)
.
|
[6] | 孔凡明,许志刚. 水稻不育系抗白叶枯病与体内酶活性变化的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8,(03)
.
|
[7] | 高大威. DNA指纹、RNA指纹技术及应用[J]黄牛杂志, 2001,(04)
.
|
[8] | 李爱丽,马峙英. AFLP分子标记与作物改良[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01)
.
|
[9] | 张金林,董金皋,刘文山,李川,樊慕贞,腾忠才. 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毒素钝化物的初步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5,(04)
.
|
[10] | 王江柱,董金皋,王玉真. 非寄生专化性植物病原真菌毒素致病机制研究现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5,(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