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2 条
[1] 张延安. 济南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
[2] 王晓爽. 北方内陆温带草原带草地遥感分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11 .
[3] 韩会阁. 土壤有机碳组分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D]兰州大学, 2011 .
[4] 王海瑞. 典型草原退化群落不同恢复演替阶段土壤物理性质及渗水性能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1 .
[5] 焦振. 东北落叶阔叶林土壤呼吸与林冠层CO_2浓度的时空变异[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6] 萨仁高娃. 不同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植被、土壤及家畜增重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7] 贾乐. 载畜率对荒漠草原植被特征及空间异质性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8] 袁喆. 不同间伐强度下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土壤有机质组分响应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9] 杨文才. 青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10] 李勤奋. 放牧制度对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和家畜体重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0 条
[1] 滕星. 羊草草地放牧绵羊的采食与践踏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
[2] 刘红梅. 短花针茅草原群落特征与草地空间异质性对不同放牧制度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3] 韩维峥. 吉林西部草地退化恢复与碳收支的耦合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4] 张兆军. 羊草幼穗分化及子株与翌年成穗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
[5] 尚宗波. 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模拟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01 .
[6] 陈玉福. 鄂尔多斯高原沙地草地的生态异质性[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01 .
[7] 青秀玲. 典型草原主要植物繁殖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2 .
[8] 韩冰. 克氏针茅种群分化及不同退化系列生态变异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 .
[9] 卫智军. 荒漠草原放牧制度与家庭牧场可持续经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 .
[10] 肖焱波. 豆科/禾本科间作体系中养分竞争和氮素转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462 条
[1] 沈雪梅.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11) .
[2] 邓自发,谢晓玲,谢焕松,柳延杨. 狼五山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2) .
[3] 冉飞,李以康,周华坤,韩发,师生波,包苏科.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恢复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7) .
[4] 魏登贤,严林,刘育红,杨帆. 高寒草甸不同退化程度土壤的养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8) .
[5] 王华静,徐留兴,葛成冉,万建英. 放牧强度对草地土壤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4) .
[6] 黄艳霞.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2) .
[7] 李景刚,贾树海,赵国平. 围栏封育对退化草原土壤性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1) .
[8] 林燕春,周德中,廖菲菲,廖铅生,龚朝辉. 萍乡武功山地质地貌与水旱灾害国土安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7) .
[9] 成鹏. 放牧对天山北坡草甸土壤水分和容重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0) .
[10] 董世平,赵兰坡. 围栏草原与放牧草原对苏打盐碱土理化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2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周兴民. 青海省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草地畜牧业的持续发展[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1995 .
[2] 许志信,赵萌莉. 保护和建设植被是生态建设的根本措施[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0 .
[3] 卢小良,柯兴彬. 草业产业化是草地保护与开发的原动力[A]全国半农半牧区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文集[C], 2000 .
[4] 戎郁萍. 放牧对草地植物生长的影响[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