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魏文坤. 不同艾烟环境对小鼠肺组织及肺微循环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 .
[2] 武辉. 五龙颗粒对汽车尾气所致大鼠免疫抑制的作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4 .
[3] 张化龙. 温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 .
[4] 赵路. 穴位杵针配合眼周按摩治疗18-30岁女性黑眼圈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 .
[5] 汪家柔. 艾灸肺俞、肝俞穴对穴位电流及相关脏器钙离子分布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
[6] 薛斐然. 不同时程温和灸对中风后肩痛患者肩髃穴热敏化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
[7] 陈冠妏. 中药与艾灸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不孕症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
[8] 张国山. 艾烟对SD大鼠的亚慢性毒理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D]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2 .
[9] 李鸿儒. 长期吸入艾灸烟雾对成都地区医护人员健康情况影响的现况调查[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黄茶熙. 艾灸诊室可吸入颗粒的物理化学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
[2] 罗荣. 交感神经在艾灸治疗实验性RA中的作用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 .
[3] 李晓泓. “逆灸”对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
[4] 李珊芸. 不同灸材腧穴热敏化感传现象的观察及理化效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25 条
[1] 马丽春,孟景春. 津液不足与衰老关系探讨[J]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1,(02) .
[2] 何赞庄. 自拟通经搜络饮治疗多发性神经炎20例报告[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9,(04) .
[3] 蒋宏杰,骆斌. 不同体质类型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性、微循环观察分析[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2,(04) .
[4] 戴瑜. 话说穴位保健灸法[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3,(06) .
[5] 施琴. 针刺足三里、内关穴预防化疗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05) .
[6] 董杰明. GLA粉剂对动物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02) .
[7] 柳文. 灸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4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05) .
[8] 夏建国,储浩然.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01) .
[9] 田丽颖,顿巨燕,高平. 冲任二脉取穴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07) .
[10] 任莉萍,曹小汉. 热休克蛋白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