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 赵小玲.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改性工艺研究[D]西北大学, 2003
.
|
[2] | 袁红萍. 超细镍基催化剂在无味煤油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 2004
.
|
[3] | 雷晓东. γ-Al_2O_3纳滤膜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 2002
.
|
[4] | 王雪松. 高性能氧化脱硫催化剂的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 2005
.
|
[5] | 王锦春. ZnO纳米线的光致发光(PL)行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06
.
|
[6] | 徐秀林. 水热合成对水合氧化铝及氧化铝性能的影响[D]大连交通大学, 2007
.
|
[7] | 赵玉艳. 双亲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FCC柴油中硫化物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8
.
|
[8] | 白秀梅. 钼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氧化脱硫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 2009
.
|
[9] | 任丽丽. 共沉淀法制备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及性能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 2009
.
|
[10] | 张俊萍. 非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加氢性能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 2009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32 条
[1] | 谢安建,沈玉华,黄方志,费菲. 铝溶胶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安徽化工, 2003,(04)
.
|
[2] | 宋希文,安胜利,赵文广. 氧化铝超细粉末的烧结特性[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1,(02)
.
|
[3] | 吴振东,叶建东. 添加剂对氧化铝陶瓷的烧结和显微结构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2,(01)
.
|
[4] | 王卿璞,张德恒,薛忠营. 射频磁控溅射ZnO薄膜的光致发光[J]半导体学报, 2003,(02)
.
|
[5] | 王雅娟,李春喜,王子镐. 超声波-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粒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
|
[6] | 刘丽君,郭奋,陈建峰. 纳米氢氧化铝的表面改性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
|
[7] | 温景姣,赵瑞红,郭奋,陈建锋. 无机铝盐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铝及其表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
|
[8] | 李玉萍,徐晓伟,张永杰,王碧燕. LiF和CaF_2助熔效果的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2,(04)
.
|
[9] | 刘英骏,谢有畅,明晶,刘军,唐有祺. X光衍射法测定MoO_3在γ-Al_2O_3表面的单层分散量[J]催化学报, 1982,(04)
.
|
[10] | 刘希尧,康小洪,杨先春,李辉,田敏,孙连霞,石亚华,许国琴. Ni-W/γ-Al_2O_3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式对活性组分分布及化学状态的影响[J]催化学报, 1986,(02)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