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李扬. 中国近海海域微型硅藻的生态学特征和分类学研究[D]厦门大学, 2006 .
[2] 韩君. 黄海物理环境对浮游植物水华影响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8 条
[1] 董婧,李培军,刘悦,王鉴. 黄海北部近岸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分析[J]水产科学, 1999,(05) .
[2] 董婧,王文波,刘海映. 辽宁近海浮游植物与夜光藻赤潮的关系[J]水产科学, 2000,(01) .
[3] 钟远,金相灿,孙凌,张冬梅,谷文新,庄源益. 磷及环境因子对太湖梅梁湾藻类生长及其群落影响[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5,(06) .
[4] 杨关铭,王春生,何德华,刘红斌,祝希雅. 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浮游动物的生态特点[J]东海海洋, 1991,(02) .
[5] 张继红,方建光,唐启升. 中国浅海贝藻养殖对海洋碳循环的贡献[J]地球科学进展, 2005,(03) .
[6] 俞建銮,李瑞香. 渤海、黄海浮游植物生态的研究[J]黄渤海海洋, 1993,(03) .
[7] 孙军,刘东艳,钱树本. 一种海洋浮游植物定量研究分析方法——Utermhl方法的介绍及其改进[J]黄渤海海洋, 2002,(02) .
[8] 王修林,孙培艳,高振会,韩秀荣,陈江麟. 中国有害赤潮预测方法研究现状和进展[J]海洋科学进展, 2003,(01) .
[9] 张莉红,张学雷,李瑞香,王宗灵,李艳,王立超,连岩,刘瑶. 桑沟湾扇贝养殖对甲藻数量的影响[J]海洋科学进展, 2005,(03) .
[10] 孙萍,李瑞香,李艳,朱明远,徐宗军. 2005年夏末渤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J]海洋科学进展, 20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