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7 条
[1] | 竺可桢.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J]地理学报, 1934,(01)
.
|
[2] | 王亚非,FujiyaoshiYASUSHI,KatoKURANOSHIN. 东亚夏季一个与鄂霍次克海阻高建立及副高北上相关的遥相关类型(英)[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3,(02)
.
|
[3] | 薛峰,姜大膀,郎咸梅,王会军. Influence of the Mascarene High and Australian High on the Summer Monsoon in East Asia: Ensemble Simulation[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3,(05)
.
|
[4] | 王会军,薛峰. 索马里急流的年际变化及其对半球间水汽输送和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 2003,(01)
.
|
[5] | 范可. 南半球环流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的关系[J]地球物理学报, 2006,(03)
.
|
[6] | 范可,王会军. 南极涛动异常及其对冬春季北半球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J]地球物理学报, 2007,(02)
.
|
[7] | 李麦村,吴仪芳,黄嘉佑. 中国东部季风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关系[J]大气科学, 1987,(04)
.
|
[8] | 黄嘉佑,杨扬,周国良. 我国暴雨的500hPa高度信号场分析[J]大气科学, 2002,(02)
.
|
[9] | 黄嘉佑,杨扬,周国良. 500hPa高度场的信号场突变与我国暴雨的发生规律性研究[J]大气科学, 2002,(05)
.
|
[10] | 张庆云,陶诗言,张顺利. 夏季长江流域暴雨洪涝灾害的天气气候条件[J]大气科学, 2003,(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