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徐康. 低温胁迫下茶梅‘小玫瑰’(Camellia hiemalis 'ShiShi Gashira')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3 .
[2] 张鸽香. 低温胁迫对瓜叶菊几个品系生理反应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 2003 .
[3] 艾琳. 鲜食葡萄抗寒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03 .
[4] 陈旭微. 低温胁迫对绿豆和蚕豆下胚轴及子叶抗寒生理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5] 王彩侠. 光对切花秋菊开花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6] 赵志文. 反义磷脂酶D_γ基因转化白三叶草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7] 赵耀新. 鹿蹄草引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5 .
[8] 吴娜. 卫矛科三种常绿阔叶植物抗寒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6 .
[9] 曹静. 科罗拉多冷杉抗寒抗旱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
[10] 黄海山. 葡萄耐寒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13 条
[1] 李凯,杨建平,马宁,殷昭平,冯其伦. 低温处理对裸仁南瓜幼苗抗寒性指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1) .
[2] 董志国,刘立云,王萍,李艳. 槟榔寒害调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4) .
[3] 孔郑,李秋娜,李甲甲. 不同硫酸处理对白三叶种子发芽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23) .
[4] 许新新,李长慧,张静. 不同收割期紫花苜蓿产草量与粗蛋白质营养动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8) .
[5] 肖彩玲,王有科,贺春燕,李玉珍,张广忠. 低温胁迫下花椒新梢生理变化与抗寒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0) .
[6] 徐众帅,徐东昱,郭太君. 低温胁迫对黑皮油松与华山松的几种保护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4) .
[7] 杨兰芳,庞静,彭小兰,闫静静.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J]现代农业科技, 2009,(20) .
[8] 王荣富,黄正来,张云华,张乐. 粳籼稻亚种苗期叶片荧光特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3,(01) .
[9] 高秀梅,韩维栋,张秀枝. 海桑及无瓣海桑引种驯化中的适应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8,(04) .
[10] 林睦就,李榕. 中亚热带赤桉耐寒性选择[J]桉树科技, 199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