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 陈洁. 水稻幼苗耐盐性的定量鉴定及耐盐生理生化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3
.
|
[2] | 王红玲. Na_2SO_4盐胁迫下狗牙根抗盐性比较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03
.
|
[3] | 马媛媛. 抗旱基因LEA的克隆及其序列解析[D]东北林业大学, 2003
.
|
[4] | 冯毓琴. 野生天蓝苜蓿坪用性状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3
.
|
[5] | 毛培春. 18种多年生禾草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盐性比较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
.
|
[6] | 赵勇. 盐胁迫下植物组织中甜菜碱和脯氨酸变化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
.
|
[7] | 刘志鹏. 不同耐盐性状紫花苜蓿的SSR分子标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
|
[8] | 郁万文. 刺槐无性系耐盐差异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
[9] | 徐柱文. NaCl胁迫下五种一年生苜蓿的耐盐性比较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6
.
|
[10] | 左艳婷. 耐盐基因胆碱单加氧酶基因和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06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 白玉娥. 根茎类禾草耐盐性评价及生理基础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
.
|
[2] | 刘振虎. 中国苜蓿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4
.
|
[3] | 魏臻武. 苜蓿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及其种质资源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 2003
.
|
[4] | 李青云. 草莓对盐胁迫的反应及调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5
.
|
[5] | 曹帮华. 刺槐抗旱抗盐特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
[6] | 汪贵斌. 落羽杉抗性生理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3
.
|
[7] | 颜宏. 碱地肤抗盐碱生理生态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
|
[8] | 李斯深. 披碱草属遗传多样性、P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克隆和小麦EST-SSR标记开发[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
|
[9] | 马艳红. 几种小麦族禾草远缘杂交后代育性恢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
|
[10] | 胡生荣. 三种滨藜的旱盐逆境胁迫及其引种适应性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66 条
[1] | 傅秀云,崔光泉,林昶. 冬小麦耐盐力与脯氨酸含量的关系[J]山东农业科学, 1988,(02)
.
|
[2] | 全先庆,高文. 盐生植物活性氧的非酶促清除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3)
.
|
[3] | 庄辉发,林位夫. 水分胁迫对大芒幼苗生长性状及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1)
.
|
[4] | 刘香萍,李国良,迟文峰,崔国文,杜广明. 紫花苜蓿耐盐生理的初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6,(12)
.
|
[5] | 周和平,张立新,禹锋,李平.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 2007,(11)
.
|
[6] | 王荣富,张云华,于江龙. 零下低温对小麦线粒体Na~+/K~+-ATP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02)
.
|
[7] | 陈少良,王沙生,刘群录,蒋湘宁,Eberhard Fritz,Aloys Huttermann. 盐胁迫下胡杨和毛白杨悬浮细胞的离子区隔化(英文)[J]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2000,(02)
.
|
[8] | 赵自国,陆静梅. 植物耐盐性研究及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2,(02)
.
|
[9] | 阎顺国,沈禹颖,任继周,BakerD.A.. 盐分对碱茅种子发芽影响的机制[J]草地学报, 1994,(02)
.
|
[10] | 于卓,孙祥,戴君峰,郭文. 草地早熟禾品种间幼苗耐盐性差异的研究[J]草地学报, 1997,(02)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