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 条
[1] | 胡永科. 液氮冷却切削35CrMnSiA高强度钢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 2011
.
|
[2] | 钱坤. 环形热管砂轮设计及其传热性能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
|
[3] | 张冰峰. 高效磨削用热管砂轮设计与换热性能仿真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
|
[4] | 荀志锋. K24镍基高温合金切削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3
.
|
[5] | 李德宝. 斜角切削过程的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 2003
.
|
[6] | 刘明辉. 大客车骨架结构静动态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 2005
.
|
[7] | 夏劲武. 高温合金GH4169电解加工和电火花加工表面质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
|
[8] | 张磊光. 三维金属切削过程的有限元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
.
|
[9] | 薛峰. AZ91D镁合金在干态及去离子水介质下的冲击磨损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8
.
|
[10] | 陆爱华. 高温合金高速铣削温度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 庞子瑞. 超高速点磨削陶瓷CBN砂轮性能的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 2009
.
|
[2] | 武志斌. 高效磨削的瓶颈与对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
.
|
[3] | 文东辉. PCBN刀具硬态切削机理及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 2002
.
|
[4] | 侯志刚. 薄板结构焊接变形的预测与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 2005
.
|
[5] | 周宏甫. 六坐标工具磨床CNC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理工大学, 1996
.
|
[6] | 张耀满. 高速机床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 2006
.
|
[7] | 万熠. 高速铣削航空铝合金刀具失效机理及刀具寿命研究[D]山东大学, 2006
.
|
[8] | 付秀丽. 高速切削航空铝合金变形理论及加工表面形成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 2007
.
|
[9] | 耿国盛. 钛合金高速铣削技术的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
|
[10] | 赵威. 基于绿色切削的钛合金高速切削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99 条
[1] | 胡华南,徐大源,张崇高. 快速落刀装置的高速摄影实验分析及理论研究[J]安徽工学院学报, 1989,(02)
.
|
[2] | 董建新. INCONEL718高温合金的发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6,(02)
.
|
[3] | 陈章燕. 研究切削过程的新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1989,(02)
.
|
[4] | 章守华,胡本芙,李慧英,吴承健,金开生. 镍基粉末高温合金FGH95的组织和性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993,(01)
.
|
[5] | 龙震海,王西彬,刘志兵. (Ti,Al)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高速铣削30CrNi4MoV钢时的磨损机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11)
.
|
[6] | 刘学杰,杨建鸣. 高速干切削[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1998,(02)
.
|
[7] | 商福民,张永. ANSYS有限元分析系统在数值传热中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
|
[8] | 熊大章,王长兴. 超精密切削模型[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 1986,(03)
.
|
[9] | 谭云成,杨建东,夏仁丰. 考虑刀具磨损时的理论切削力[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 1995,(02)
.
|
[10] | 熊玉华. K4169高温合金化学法晶粒细化工艺及机理的研究[J]材料导报, 2001,(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