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许贵斌. 酶促牛黄与天然牛黄中枢神经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D]泰山医学院, 2010 .
[2] 李晓光. 砂仁药材质量标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0 .
[3] 王怡. 天然冰片组方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及量效关系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 2002 .
[4] 左振魁. 痔洗康治疗痔疮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3 .
[5] 刘洋. 天然冰片与合成冰片的致突变性比较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 2003 .
[6] 范祥. 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冰片对其影响的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 2004 .
[7] 王臻. 长时连续作业对大鼠觉醒能力的损害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 2006 .
[8] 陈伯成. 纳洛酮和Orexins对麻醉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 2005 .
[9] 樊双义. 长时连续作业对觉醒能力的损害及冰片的干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 2005 .
[10] 吕昭云. 雷公藤提取物口服定时释药凝胶微丸的研制[D]沈阳药科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刘岩. 开窍药对血脑屏障与脑细胞功能及其机制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 .
[2] 束云. 复方丹参制剂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95 条
[1] 殷学军,刘德祥,王河川,周郁. 102种中药水溶性提取物的诱变性筛选[J]癌变.畸变.突变, 1989,(00) .
[2] James M.Gentile,Holland,辛文. 短期遗传测试是否对预测致癌性有用?——专题组讨论回顾[J]癌变.畸变.突变, 1991,(03) .
[3] 殷学军,向仁德,刘德祥,张新勇,许永华,韩英,王瑞,王河川. 中药蛇床子水溶性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抗诱变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1999,(02) .
[4] 金焕荣,段志文,赵肃,张越,王任群. 汉防己甲素对小鼠遗传毒性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1999,(02) .
[5] 张天宝. 新药遗传毒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癌变.畸变.突变, 2002,(04) .
[6] 吴金龙,王丽云,宋凌浩,沈逵,张惠菊. 银杏叶提取物致突变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1996,(04) .
[7] 于人江,谢根法,李凤琴,崔淑香,周玲. 苦地丁生物碱对小鼠致畸性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1997,(03) .
[8] 洪振丰,王郑选,高碧珍,许碧玉. 茯苓对 AFB1 致突变的抑制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 1997,(03) .
[9] 陈少华,洪振丰,罗仁夏,林丽,刘凌冰,陈紫榕. 茵陈蒿拮抗AFB_1诱发基因突变和小鼠骨髓细胞遗传损伤的实验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1998,(01) .
[10] 殷学军,向仁德,刘德祥,张新勇,黄国香,韩英,王河川. 中药蛇床子水溶性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诱变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199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