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林淑玲. 生态因子对蓝靛果妨冬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03 .
[2] 郑永丽. 葡萄籽中原花色素的分析、提取与纯化[D]河北工业大学, 2004 .
[3] 王强. 花生的SRAP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 2006 .
[4] 冉进. 茄子(S. melongena L.)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D]西南大学, 2007 .
[5] 郭大勇. 湖北海棠SRAP体系建立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7 .
[6] 郭耀东. 葡萄皮花色苷提取纯化技术及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7] 贾暑花. 基于微波真空方法的蓝靛果脆片膨化工艺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9 .
[8] 杨庆明. 大麦及麦芽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9 .
[9] 王冠明. 麦冬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0 .
[10] 周丽萍. Ralls苹果多酚分离及抗氧化与脂肪代谢调节作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李毅. 东祁连山高寒地区柳灌丛群落及其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2 .
[2] 霍俊伟. 蓝靛果忍冬(Lonicera L.subsect.Caeruleae)生物学特性及种质资源的RAPD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4 .
[3] 郭大龙. 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建立及其在部分柿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 2006 .
[4] 冯涛.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deb.)Roem.)部分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7 .
[5] 韩永斌. 紫甘薯花色苷提取工艺与组分分析及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7 .
[6] 郭松年. 石榴汁花色苷稳定性、抗氧化性及其组分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18 条
[1] 蒙仁宪,周忠泽,王绍林. 安徽蓼属植物叶表皮特征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4) .
[2] 马红江,王莹,葛彬,唐慧芬,李予霞,任雪艳.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和测量方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23) .
[3] 赵云荣,王世雷. 植物花青素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8) .
[4] 李惠梅,师生波. 不同海拔麻花艽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1) .
[5] 赵永亮,张长付,覃晓娟. 金银花的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5) .
[6] 褚衍亮,王娜. 樟树果花色苷组分鉴定及抑菌防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20) .
[7] 倪勤学,霍艳荣,陆国权. 花色苷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0,(35) .
[8] 张泽俊,沙坤,马雯. 无花果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2) .
[9] 薛茗月,罗星晔,湛志华,陈全斌. 甜茶中鞣花酸抗氧化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02) .
[10] 李利华. 鱼腥草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