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戴晓峰. 油菜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的克隆与脂肪酸积累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
[2] 刘斌. 新型润滑油降凝剂的研发及降凝机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9 .
[3] 杨妮. 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润滑油降凝剂的合成及降凝机理的研究[D]西北大学, 2010 .
[4] 张小亮. 稠油油溶性降粘剂ESA的合成及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李晓丹. 油料作物种子脂肪酸累积模式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7 条
[1] 傅廷栋. 中国油菜生产和品种改良的现状与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 2000,(01) .
[2] 常致成. 芥酸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 2000,(06) .
[3] 李秋小,张高勇. 脂肪醇催化胺化制叔胺工艺技术现状及前景[J]日用化学工业, 2001,(04) .
[4] 任莉,芦志刚,张力. 豆粕和菜籽粕干物质及蛋白质瘤胃降解特性的比较研究[J]当代畜牧, 2004,(06) .
[5] 谭小力,田建华,李殿荣. 芥菜型和甘蓝型油菜及其杂种后代种子硫甙组成差异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1997,(03) .
[6] 刘振利,彭健,樊惠英,唐斌. 双低菜粕在肉鸡日粮中适宜添加量研究[J]饲料工业, 2004,(04) .
[7] 钟华宜,印遇龙,黄瑞林,李铁军,陈孝珊. 低硫葡萄糖甙和低芥酸油菜籽饼作蛋鸡饲料的营养效果[J]饲料工业, 1997,(06) .
[8] 于正浪,郭睿,贾建明,季振青. 聚醚酯/高级脂肪醇复合乳液消泡剂的配制及影响因素[J]湖南造纸, 2010,(01) .
[9] 董娜,林良斌,马占强. 农杆菌介导反义油酸脱饱和酶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J]分子植物育种, 2004,(05) .
[10] 王通强. 油菜籽含油量的遗传及杂种优势[J]贵州农业科学, 199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