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 叶竹秋. 巴西蘑菇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1
.
|
[2] | 张建辉. 冬虫夏草、蛹虫草、姬松茸的液体培养条件及其富锌、硒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3
.
|
[3] | 汪宇. 蛹虫草的人工培养及其核苷类化合物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2
.
|
[4] | 杨家锋. 灵芝-松茸混菌共酵多糖积累与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3
.
|
[5] | 廖德聪. 松茸菌丝形态特征和遗传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4
.
|
[6] | 王莹. 灰树花多糖GF4A的结构及化学修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4
.
|
[7] | 高婷. 亮菌发酵工艺、亮菌多糖及药效学研究[D]四川大学, 2005
.
|
[8] | 赵弋清. 亮菌多糖对肿瘤免疫效应机制的研究[D]四川大学, 2006
.
|
[9] | 李天宝. 碱提肠浒苔水溶性多糖的结构及活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
|
[10] | 张佳. 香菇多糖提取与纯化新工艺[D]北京化工大学, 2007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73 条
[1] | 贺小琼,陈彦红,熊祥玲. 真菌植物松茸提取物体外抑制卷烟焦油致突变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 2004,(01)
.
|
[2] | 沈业寿,李能树,吴东儒. 黑木耳子实体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理化性质和生物效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02)
.
|
[3] | 沈业寿,马金宝. 亮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
|
[4] | 张林维,吴东儒,赵帜平,周恩志. 药用植物明党参多糖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3)
.
|
[5] | 王建军,李平. 亮菌制剂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05)
.
|
[6] | 许本波,张世俊,江洪波. 微波辅助法提取山药多糖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2)
.
|
[7] | 饶圣宏,李正鹏,马忠友. 假蜜环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2)
.
|
[8] | 刘锐. 多糖类物质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9)
.
|
[9] | 张建军,徐洪利,赵斐,孔丽丽,田晓梅,李志辉,宋爱刚. 虫草多糖结构及免疫功能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6)
.
|
[10] | 董昌金. 金耳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和多糖提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