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 凌敏. 冬季胶州湾海水汞的形态及大气释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
[2] | 王永敏. 重庆主城区降水中的汞及其沉降量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
[3] | 胡一珠. 柴达木盆地盐湖岩芯痕量汞的赋存形态及其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11
.
|
[4] | 陈宏. 土壤汞、镉、铅植物可利用性的化学调控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2
.
|
[5] | 刘英华. 成都平原区土壤质量时空变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4
.
|
[6] | 张金洋. 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汞释放特征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5
.
|
[7] | 金洪蕊. 成都市城市土壤汞形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05
.
|
[8] | 陈承利. 重金属Cd、Pb、Hg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
|
[9] | 操佩娟. 水—旱轮作条件下紫色土汞的释放特征[D]西南大学, 2006
.
|
[10] | 王平安. 干湿交替环境土壤汞赋存形态及其动态变化[D]西南大学, 2007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52 条
[1] | 马军伟,岳巍,郑纪慈,李中天,叶静,严志达,袁樟林,张美风,俞林火. 污泥复肥在红壤柑桔上的施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2)
.
|
[2] | 曹德菊,黄祥明,张浩. 汞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诱变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3)
.
|
[3] | 曾灿,刘平,赵鑫. 老工业基地环境污染形成机制研究——以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8)
.
|
[4] | 孟昭虹,高玉娟. 黑龙江生态省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1)
.
|
[5] | 肖永红,高良敏,刘玉玲,文辉,张存良,开小莉,何灿. 淮南市十涧湖中汞污染现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1)
.
|
[6] | 朱志勤,孙宏飞,王五一,魏建荣,李永华. 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J]现代农业科技, 2008,(12)
.
|
[7] | 花日茂,李湘琼. 我国酸雨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8,(02)
.
|
[8] | 章明奎,符娟林,顾国平,黄昌勇. 长三角和珠三角土壤中汞的化学形态、转化和吸附特性[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02)
.
|
[9] | 杨士林,赵哲,杨红. 水体中汞的转化与毒性[J]北方环境, 2002,(01)
.
|
[10] | 王兵,李劲,李世华. 节能灯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事故风险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