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6 条
[1] 管芩澜. 新疆红枣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王靖婷. 8个野生早熟禾种质材料种子萌发特性与耐盐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1 .
[3] 张明艳. 杜仲对盐胁迫反应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0 .
[4] 邱念伟. 不同类型盐生植物叶片Na~+区域化作用机理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1 .
[5] 张兰. 苹果砧木组培苗耐盐诱变及筛选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2 .
[6] 王慧英. 水培条件下苹果砧木耐盐性指标筛选及鉴定培养体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2 .
[7] 宋绪忠. 茶树无性系苗期抗寒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2 .
[8] 张秋芳. 盐胁迫对盐生植物叶片SOD及光合特性的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 2002 .
[9] 魏鹏. 茶树抗旱性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3 .
[10] 李刚. 黑龙江省6个栽培大豆品种的抗盐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4 条
[1] 程立锐. 利用双向导入系和重组自交系研究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2] 刘炳响. 白榆耐盐生理生态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2 .
[3] 周蕴薇. 翠南报春抗寒生理生态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1 .
[4] 陈阳. 新疆盐生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及硅提高植物抗盐作用机制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2 .
[5] 李海云. 设施土壤阴离子种类对黄瓜生育障害机理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2 .
[6] 陶晶. 东北主要杨树抗盐机理及抗性品种选育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2 .
[7] 韩清芳. 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抗逆性、生产性能及品质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
[8] 万怡震.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病性及抗病基因RAPD标记作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
[9] 罗庆云.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耐盐机理及遗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3 .
[10] 马秀灵. 盐地碱蓬SsNHX1基因的克隆及转基因拟南芥的培育[D]山东师范大学,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35 条
[1] 傅秀云,崔光泉,林昶. 冬小麦耐盐力与脯氨酸含量的关系[J]山东农业科学, 1988,(02) .
[2] 柳展基,于翠梅,张月杰,李晓燕,刘世强. 不同盐浓度下水稻胚性愈伤组织生理生化指标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00,(03) .
[3] 王旭东,于振文,樊广华,潘庆民. 钾素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0,(05) .
[4] 李海云,王秀峰,魏珉,邢禹贤,崔秀敏. 不同阴离子化肥对黄瓜生长及土壤EC、pH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2,(02) .
[5] 李星华,陈宛妹,李增禄. 山东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J]山东农业科学, 1996,(04) .
[6] 魏永进. 乌桕的繁育与栽培[J]安徽林业, 2006,(05) .
[7] 邵红雨,孔广超,齐军仓,任丽彤,王瑞清,曹连莆. 植物耐盐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6,(09) .
[8] 钟刚琼,陈永波,李莉,陈大清,滕建勋. 光照强度对魔芋试管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06,(10) .
[9] 苗莉云. 盐生植物对盐渍化土壤适应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7) .
[10] 李向楠. 大豆耐盐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8,(2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孙占祥,孙文涛. 水肥互作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2] 杨升,张华新,刘涛. 盐胁迫对三种不同耐盐类型植物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3] 宋洪伟,梁英海,张艳波,陶睿,张冰冰. 吉林省的抗寒桃种质资源及利用现状[A]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
[4] 张国芳,毛培春,孟林. NaCl胁迫对4种偃麦草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