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赵会礼. 川产萹蓄的生药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1 .
[2] 刘美凤. 复方胡黄连抗肝炎有效部位的化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1 .
[3] 王晓菊. 黄芪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活性研究[D]山西大学, 2005 .
[4] 李瑞芬. 蒙古黄芪干燥根的化学成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6 .
[5] 吴迪. 复方苦参注射液质量标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5 .
[6] 马跃平. 泻心汤与逍遥散配方颗粒剂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5 .
[7] 洪霞. 藏药PA抗肝炎有效部位的基础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5 .
[8] 陈婷婷. 新疆鼠尾草活性有效部位的基础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 2008 .
[9] 周晓梅. 迭鞘石斛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与药材质量标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 .
[10] 高静. 中药仙鹤复方有效部位群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何祥久. 穿心莲内酯大鼠体内代谢产物及瓜萎薤白白酒汤活性成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2 .
[2] 李秀玲. 精制血府逐瘀复方配伍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3 .
[3] 马晓丰. 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3 .
[4] 张煊. 现代化中药SFPA注射液及其HPLC指纹图谱法质量控制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3 .
[5] 崔亮. 穿心莲内酯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4 .
[6] 张海江. 基于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的中药物质基础辨识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7] 苏连杰. 金莲花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评价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5 .
[8] 吴永江. 苦黄注射液及若干药材质量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 2005 .
[9] 刘洋. 中药饮片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学设计及其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
[10] 文志明. 中药复方山丹芍药汤调血脂药效作用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9 条
[1] 陆长根,梁呈元,李维林. 椒样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2) .
[2] 张金渝,王元忠,赵振玲,杨美权,杨维泽,张智慧,金航.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不同产地云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6) .
[3] 卢彦琦,贺学礼. 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4) .
[4] 于琦,金光亮. 三种复方对慢性应激肝郁模型大鼠海马5-HT_(1A)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 2008,(01) .
[5] 程永现,赵淑敏. 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中医现代化思路探索[J]中国医药学报, 2001,(01) .
[6] 庞吉海,杨缤,梁伟升,贾琦,张如意. 狭叶柴胡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2,(06) .
[7] 张崇燕,唐永鑫,曾南,梁珂,卢陆飞. 逍遥散及其组方对行为绝望抑郁模型小鼠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2) .
[8] 张艺,付春华,向永臣,李萍,孟宪丽. 三岛柴胡须根中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01) .
[9] 曾栋,陈波,姚守拙.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干柴胡药材中有机挥发物[J]分析化学, 2005,(04) .
[10] 吴永江,陈建军,程翼宇. 液-质联用研究槐定碱、槐果碱和苦参碱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分析化学, 20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