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刘光宇. 耐盐大豆文丰7号苗期耐盐性的生理特性分析及耐盐基因精细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2] 郑青松. 外源钙和缩节安对棉花幼苗耐盐性的调控及其机理[D]南京农业大学, 2000 .
[3] 王彪. 中国栽培大豆遗传多样性SSR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
[4] 李刚. 黑龙江省6个栽培大豆品种的抗盐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3 .
[5] 唐含宇. 东北地区城市绿化观叶树种的选择及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 2003 .
[6] 孙海丹. 大豆耐盐相关基因GmA3和GmA5的筛选及其功能鉴定[D]东北师范大学, 2004 .
[7] 林莺. NaCl对海滨锦葵光合作用特性的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
[8] 王芳. 氯化钾对西瓜产量品质和土壤中氯离子残留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
[9] 丁兆峰. 野生大豆干旱胁迫诱导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
[10] 李源龙. 油菜耐盐性的基因型差异[D]浙江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8 条
[1] 朱士农. 盐胁迫下西瓜嫁接苗的生理响应及其耐盐机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2] 刘炳响. 白榆耐盐生理生态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2 .
[3] 范亚文. 种植耐盐植物改良盐碱土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1 .
[4] 周三. 野生大豆基础生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2 .
[5] 陶晶. 东北主要杨树抗盐机理及抗性品种选育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2 .
[6] 王增兰. 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耐盐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4 .
[7] 邱念伟. 盐适应植物光合作用耐热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4 .
[8] 左志锐. 百合耐盐机理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9] 宋杰. 内陆干旱区几种盐生植物种子和幼苗抗盐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10] 李青云. 草莓对盐胁迫的反应及调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52 条
[1] 蒋永涛,刘传兰,邵燕,朱玲. 缺钾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10,(06) .
[2] 李星华,陈宛妹,李增禄. 山东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J]山东农业科学, 1996,(04) .
[3] 何声富. 中山杉引种培育技术[J]安徽林业, 2008,(04) .
[4] 邵红雨,孔广超,齐军仓,任丽彤,王瑞清,曹连莆. 植物耐盐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6,(09) .
[5] 李向楠. 大豆耐盐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8,(23) .
[6] 申亚梅,童再康,蔡建国,吴家森,张素雅. 植物抗旱机制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0) .
[7] 高翔,齐新丹,李骅.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1) .
[8] 陈辉,张文明,胡晨,任冲,姚大年,张磊. 安徽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研究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6) .
[9] 万昆. 大豆QTL定位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08,(19) .
[10] 李兆南,孙石. 大豆耐盐性鉴定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