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廖荣鑫. 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量化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 2005 .
[2] 刘叶. 清热化湿透表法干预小鼠流感病毒性湿热证免疫损伤的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5 条
[1] 程方平,刘松林,李云海,周璇,梅国强. 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01) .
[2] 程方平,杨红兵,李家庚,刘松林,李云海,梅国强. 湿热证模型大鼠内毒素转导信号的动态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03) .
[3] 金丹,吕凤林. TLR3免疫识别dsRNA病毒的分子机制[J]病毒学报, 2005,(02) .
[4] 郭明阳,阎翔. 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动物模型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01) .
[5] 刘盛,陈万生,乔传卓,郑水庆,曾明,张汉明,宋赵军. 不同种质板蓝根和大青叶的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03) .
[6] 刘德传,吴仕九,杨运高,吴忠,林敬明. 微量元素、抗氧化剂与湿热证的相关性的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1,(02) .
[7] 陈睿,张振尊. 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小儿感冒100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 2007,(04) .
[8] 钱卫东,庄德成,朱学云,钱小奇. 高脂血症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 2001,(11) .
[9] 庄秋红,卢卫红,王静. 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咳嗽性肺炎急性期55例[J]黑龙江中医药, 2001,(06) .
[10] 陈润东,李小燕,崔徐江,杨小波. 广州市企事业职员与公务员亚健康状况与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分析[J]中医药导报, 20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