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郑舒绮.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概念[D]西北师范大学, 2010 .
[2] 方春洪.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10 .
[3] 刘文博. 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 201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邓光君. 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
[2] 张明燕.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
[3] 裴辉儒.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与核算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 2007 .
[4] 薛顺荣. 云南三江地区西北部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7 条
[1] 程文龙. 基于景观结构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06) .
[2] 朱惠琴,席磊,郭梅修,程金平. 基于信息扩散法的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方法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09) .
[3] 李双江,邢晨. 农业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07) .
[4] 韩立岩,周芳.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知识融合及其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6,(01) .
[5] 李昭阳,张楠,汤洁,籍瑶,刘继莉. 吉林省煤矿区景观生态风险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01) .
[6] 杨桂和,刘波,沈守文. 再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系统功能与社会经济效益[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7,(04) .
[7] 张大超,汪云甲. 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3,(05) .
[8] 李东斌,袁运能,张亚萌. 一种基于目标识别的证据理论改进方法的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 2009,(07) .
[9] 吕鹏,陈建平,张路锁,朱鹏飞,曾敏. 基于矿床规模模型的西南三江北段区域资源潜力定量预测与评价[J]地质与勘探, 2006,(05) .
[10] 吕鹏,陈建平,蔡如华,曾敏,朱鹏飞,刘小霞.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预测法的腾冲硅藻土矿床资源评价[J]地质找矿论丛, 20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