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陈孟华. 基于虚拟样机的轿车盘式制动器噪声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6 .
[2] 梁爽. 车辆制动摩擦特性及摩擦颤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5 .
[3] 蒋永翔. 高精密外圆磨削系统动态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 2007 .
[4] 米佳. 基于振型耦合理论的机车制动颤振建模与仿真[D]西南交通大学, 2007 .
[5] 李异. 铁路液压减振器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7 .
[6] 黄新建. 盘式制动器制动尖叫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 2008 .
[7] 朱爱强. 盘式制动器材料匹配性对温度场影响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8 .
[8] 温兴清. 基于动态摩擦模型的路面辨识及最优刹车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 2008 .
[9] 李博. 刹车系统干摩擦非光滑动力学分析[D]天津大学, 2007 .
[10] 张海涛. 干摩擦系统自激振动的同伦方法[D]天津大学,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杨晓宇. 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及试验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05 .
[2] 唐委校. 高速切削稳定性及其动态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 2005 .
[3] 闫胜昝. 铝合金车轮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 2008 .
[4] 袁永新. 结构动力模型修正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
[5] 申军烽. 鼓式制动器接触与摩擦不均匀及其影响的动态过程仿真[D]吉林大学, 2009 .
[6] 宋少云. 多场耦合问题的协同求解方法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 2007 .
[7] 鲍久圣. 提升机紧急制动闸瓦摩擦磨损特性及其突变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09 .
[8] 艾青. 热辐射与高速流耦合换热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
[9] 范久臣. 汽车鼓式制动器多物理场仿真研究及数字化分析平台[D]吉林大学, 2009 .
[10] 黄丽丽. 有限元三维六面体网格自动生成与再生成算法研究及其应用[D]山东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9 条
[1] Y.Y.Chen,S.H.Chen,K.Y.Sze. A hyperbolic Lindstedt-Poincare method for homoclinic motion of a kind of strongly nonlinear autonomous oscillators[J]Acta Mechanica Sinica, 2009,(05) .
[2] 孙文焕,王茉瑚. 机械零件损伤和断裂的分析计算与失效过程的计算机模拟[J]兵工学报, 1994,(02) .
[3] 何景武,邹丛青. 颤振主动抑制系统鲁棒控制律初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995,(02) .
[4] 成思源. 有限元法的方法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
[5] 陈遥飞,杨亚联,秦大同. 湿式多片离合器整体热传导过程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6] 夏盛来,何景武. 基于工程应用的有限元网格划分研究[J]飞机设计, 2008,(04) .
[7] 李顶宜,王永然,曹永国,杨守礼. 连铸用钢水温度传热物理数学模型[J]钢铁, 1996,(11) .
[8] 管迪华,宿新东. 制动振动噪声研究的回顾、发展与评述[J]工程力学, 2004,(04) .
[9] 贾尚帅,丁千. 刹车系统的摩擦自激振动和控制[J]工程力学, 2012,(03) .
[10] 戴焕云. 铁道机车车辆制动颤振现象分析[J]工程设计学报, 20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