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5 条
[1] 郭琳. 寒区土壤水热力耦合模型及数值模拟[D]东北石油大学, 2011 .
[2] 陈军浩. 多圈管冻结壁的形成与融化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 2010 .
[3] 王瀚. 多圈管冻结壁内部冻胀应力的形成特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 2010 .
[4] 唐志强. 可靠性分析在深厚基岩井筒冻结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11 .
[5] 田亚护. 多年冻土区含保温夹层的路基温度场数值模拟[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002 .
[6] 冯有亭. 宁夏灌区渠道衬砌工程防冻胀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03 .
[7] 张婷. 人工冻土冻胀、融沉特性试验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8] 吴剑. 隧道冻害机理及冻胀力计算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4 .
[9] 张志权. 不同粉粘粒含量盐渍土的工程性质研究[D]长安大学, 2004 .
[10] 汪海年.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温度场研究[D]长安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 条
[1] 王文华. 吉林省西部地区盐渍土水分迁移及冻胀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2] 冷毅飞. 中俄石油管道多年冻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及温度场数值分析[D]吉林大学, 2011 .
[3] 盛天宝. 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
[4] 李东阳. 冻土未冻水含量测试新方法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
[5] 吉植强. 季节冻土地区圆形基坑冻结壁模型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
[6] 胡坤. 冻土水热耦合分离冰冻胀模型的发展[D]中国矿业大学, 2011 .
[7] 程知言. 浅表隧道工程多冷源冻结温度、应力、水分场耦合研究[D]中南大学, 2003 .
[8] 毛雪松.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水热力场耦合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 2004 .
[9] 孙海蓉. 模糊神经网络的研究及其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6 .
[10] 李向群. 吉林省公路冻害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24 条
[1] 徐士良. ANSYS在冻结壁温度场分布分析中的运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
[2] 银英姿. 内蒙古季节冻土区地基土冻胀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9) .
[3] 贾磊,侯征,王维早. 冻融条件下硫酸盐渍土的膨胀机理及抑制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 .
[4] 谭丽华,胡向东. 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冻土帷幕设计计算方法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9,(S2) .
[5] 胡向东,赵俊杰. 人工冻结温度场巴霍尔金模型准确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01) .
[6] 杨更社,奚家米. 煤矿立井冻结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03) .
[7] 童伯良. 从第三届国际冻土会议看普通冻土学的成就和动向[J]冰川冻土, 1979,(01) .
[8] 刘鸿绪. 法向冻胀力计算——层状空间半无限直线变形体计算在冻土地基中的应用[J]冰川冻土, 1981,(02) .
[9] 徐斅祖. 国外对冻土中水分迁移课题的研究[J]冰川冻土, 1982,(03) .
[10] 吴紫汪. 冻土工程分类[J]冰川冻土, 1982,(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李功洲,陈文豹. 深厚冲积层冻结凿井技术问题的探讨[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上册)[C], 2004 .
[2] 王钧. 中国估算热流值的研究及其意义[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