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8 条
[1] | 骆焕涛. 紫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AtPCS1基因转化的初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 2011
.
|
[2] | 王燕雯. 共表达霸王ZxNHX及ZxVP1-1基因提高百脉根的耐盐性和抗旱性研究[D]兰州大学, 2011
.
|
[3] | 马江涛. 抗逆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验证与转基因百脉根的获得[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
[4] | 施莉娟. 紫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建立及根癌农杆菌介导聚磷基因ppk的遗传转化[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
[5] | 韩斌. 溶菌酶-绿色荧光蛋白(Lyz-GFP)双元基因对苜蓿转化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
[6] | 赵勇. 盐胁迫下植物组织中甜菜碱和脯氨酸变化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
.
|
[7] | 钱永强. 野牛草成熟胚愈伤组织褐化诱因及其离体植株再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
[8] | 安宝燕. 紫花苜蓿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分离与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 2005
.
|
[9] | 钱瑾. 紫花苜蓿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的木霉几丁质酶基因转化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6
.
|
[10] | 王娟. 农杆菌介导法将热激蛋白基因(hsp101)转入早熟禾[D]山东大学, 2006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 李望丰. SsNHX1基因在紫花苜蓿中的表达及其耐盐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
|
[2] | 包永霞. 转DREBIA基因和转BADH-CMO基因多年生黑麦草矮化机理与抗逆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2
.
|
[3] | 吴双秀. 高山红景天颗粒状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和红景天甙的诱导[D]东北林业大学, 2001
.
|
[4] | 吕慧颖. 盐生植物盐角草、番杏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克隆及特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3
.
|
[5] | 徐兆师. 小麦抗逆相关DREB/ERF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
|
[6] | 薛哲勇. 小麦耐盐、抗病转基因育种研究[D]山东大学, 2005
.
|
[7] | 郭善利. 盐生植物(补血草与盐地碱蓬)耐盐基因的发掘及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 2005
.
|
[8] | 韩晓玲. 小冠花抗L-羟基脯氨酸(Hyp)变异系离体筛选及其耐盐性研究[D]西北大学, 2006
.
|
[9] | 陈彦. 小盐芥总DNA导入紫薇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6
.
|
[10] | 闵东红. 小麦抗逆相关的ERF转录因子基因及功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36 条
[1] | 黄承彦,楚秀生,杨平平,单承荣,殷毓芬,颜挺进. 外源DNA导入技术培育抗旱耐盐小麦新品种[J]山东农业科学, 2000,(04)
.
|
[2] | 隋新霞,楚秀生,李根英,吴祥云,黄承彦. 外源DNA导入技术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 2002,(06)
.
|
[3] | 支大英,徐春晖,薛哲勇,刘庆忠,姜鸿鸣,夏光敏. 农杆菌介导AFP1基因转化小麦获得转基因植株[J]山东农业科学, 2004,(03)
.
|
[4] | 贾春林,杨秋玲,吴波,王国良,盛亦兵. 鲁苜1号紫花苜蓿选育及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 2008,(05)
.
|
[5] | 楚秀生,黄承彦,杨平平,单承荣. 外源DNA导入普通小麦变异株系的性状及蛋白质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1997,(01)
.
|
[6] | 丁海荣,洪立州,王茂文,杨智青. 星星草耐盐生理机制及改良盐碱土壤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6)
.
|
[7] | 徐文华,陈桂琛. 藏药麻花艽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9)
.
|
[8] | 邓琳. 黄河三角洲优势饲用植物及其利用——盐地碱蓬·地肤[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4)
.
|
[9] | 张立宾,宋曰荣,吴霞. 柽柳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3)
.
|
[10] | 孙丽娟,关洪斌,赵晶,马英,催晓伟. 无花果组织培养中防止外植体褐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2)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邓用川,陈菊培,罗越华,李冠一,林栖凤. 红树DNA导入水稻引起的变异[A]植物分子育种——第四届全国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
[2] | 于洪柱,金春花,王志锋. 紫花苜蓿育种研究及展望[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 20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