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1 条
[1] | 肖静. 海洋双壳类动物金属硫蛋白的提取与分析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
[2] | 鲁玥. 太湖水体中几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1
.
|
[3] | 高鹰. 海水铜铅及环境因子对菲律宾蛤仔生物标志物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
[4] | 陆海. 四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动态研究及分析[D]广西大学, 2002
.
|
[5] | 张伟玲. 珠江口底层生物与西藏两个湖泊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3
.
|
[6] | 朱小山. 监测海水有机磷农药的生物传感器研制[D]中国海洋大学, 2003
.
|
[7] | 何小勤. 长江口崇明东滩现代地貌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4
.
|
[8] | 刘志. 重金属离子对褐牙鲆毒性效应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5
.
|
[9] | 张志强. 胶州湾石油烃和其它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及其相关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5
.
|
[10] | 刘桂荣. 扇贝中重金属残留及食用风险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 2005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 林建清. 生物标志物法研究多环芳烃对海水养殖鱼类的毒性效应[D]厦门大学, 2002
.
|
[2] | 毕春娟. 长江口滨岸潮滩重金属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4
.
|
[3] | 乔永民. 粤东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暨南大学, 2004
.
|
[4] | 毛玉泽. 桑沟湾滤食性贝类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调控[D]中国海洋大学, 2004
.
|
[5] | 李军. 珠江三角洲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区域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5
.
|
[6] | 战玉杰. 渤海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对典型浮游植物生长影响初步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 2005
.
|
[7] | 刘学勤. 湖泊底栖动物食物组成与食物网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
.
|
[8] | 欧冬妮. 长江口滨岸多环芳烃(PAHs)多相分布特征与源解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
|
[9] | 李桂海. 厦门海域现代沉积环境及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7
.
|
[10] | 王云. 苯并(a)芘、三丁基锡及其混合物对褐菖鲉的毒性效应[D]厦门大学, 2007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96 条
[1] | 李玉成,严睿文,赵彩平. “贝类预警”技术在淮河五河段水污染物追踪中的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
.
|
[2] | 丁春,盛周君.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南淝河水质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
.
|
[3] | 谷阳光,王朝晖,吕颂辉,梁瑜,付永虎. 粤东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和有机质水平分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0)
.
|
[4] | 赵彩平,丁毅,叶云,李玉成. 淮河中下游干流贝类体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风险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3)
.
|
[5] | 葛冬梅,韩宝平,郑曦. 微山湖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及风险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10,(22)
.
|
[6] | 王凌,黎先春,殷月芬,徐晓琴,周文辉,王小如. 莱州湾水体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监测与风险影响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7,(03)
.
|
[7] | Ismail M.ABDEL-NABI,Nahla S.EL-SHENAWY,Inas A.TAHA,Tarak S.MOAWAD. 可食用文蛤中氧化性胁迫的生物标记物与甲基毒死蜱和草甘膦的生物富集(英文)[J]动物学报, 2007,(05)
.
|
[8] | 闫博,王兰,李涌泉,刘娜,王茜. 镉对长江华溪蟹肝胰腺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J]动物学报, 2007,(06)
.
|
[9] | 马健,翟永越,王东辉. 多环芳烃在松花江水环境中的富集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01)
.
|
[10] | 黑笑涵,徐顺清,马照民,李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及污染现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05)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王秋菊,刘丽艳,齐虹,刘广民,李一凡. 中国环境介质中滴滴涕的污染现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