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7 条
[1] 孙大鹏. 国际环保NGO的引进及其在我国的制度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 2010 .
[2] 田玲玲. 我国环保NGO参与环境事务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9 .
[3] 王宏娜.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
[4] 李小玲. 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研究[D]河南大学, 2011 .
[5] 瞿晓青. 中国环保非政府组织(NGO)的政策参与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
[6] 冯金萍. 环保NGO在环境治理中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
[7] 熊晓丹. 中国环保NGO参与水环境管理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8] 许毛毛. 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治理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 2011 .
[9] 赵建成. 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根源及救济途径[D]郑州大学, 2011 .
[10] 何莎. 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6 条
[1] 葛俊杰. 利益均衡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 2011 .
[2] 宫长瑞.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 2011 .
[3] 苏晓宏. 变动世界中的国际司法[D]华东师范大学, 2004 .
[4] 刘志云. 国际经济法律自由化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 2004 .
[5] 贾烈英. 无政府性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外交学院, 2005 .
[6] 黄真伟. 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行为准则新变化与中国“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
[7] 徐蓉. 冷战后军事干涉的理论分析[D]复旦大学, 2005 .
[8] 马忠法. 论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D]复旦大学, 2005 .
[9] 李伯军. 不干涉内政原则研究[D]武汉大学, 2005 .
[10] 张式军.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20 条
[1] 牛松. 论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路径及经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
[2] 严厚福.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之确立——扩大“合法权益”的范围还是确立自然物的原告资格[J]北大法律评论, 2007,(01) .
[3] 张新华,陈婷. 中美环保NGO发展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08) .
[4] 张建国.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NPO财务管理[J]北方经济, 2006,(10) .
[5] 赵许明. 公益诉讼模式比较与选择[J]比较法研究, 2003,(02) .
[6] 徐崇利. 国际经济法律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以国际关系理论分析的视角[J]比较法研究, 2005,(06) .
[7] 徐崇利. 构建国际法之“法理学”——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理论之学科交叉[J]比较法研究, 2009,(04) .
[8] 董燕. 完善治理模式 推进我国环境法治[J]节能与环保, 2006,(08) .
[9] 应松年. 非政府组织的若干法律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1) .
[10]关于我国环保组织的几组数据[J]百科知识, 2009,(1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张锋. 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完善刍议[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 2007 .
[2] 杨柳青,赖家明,李希昆. 关于完善环境基本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思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