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4 条
[1] 阮俊杰. 基于RS的上海市滩涂湿地动态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D]东华大学, 2011 .
[2] 林丽清. 武汉市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多目标规划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3] 薛亚东. 结合景观遗传学的滇金丝猴栖息地景观连接度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 2011 .
[4] 刘永强.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综合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5] 周宏伟.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湿地信息提取应用[D]青海师范大学, 2011 .
[6] 胡长玲. 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10 .
[7] 李光耀.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社区生态网络构建与空间结构研究[D]东北大学, 2009 .
[8] 杭艳红. 中国湿地资源立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1 .
[9] 李鸿凯. 向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及恢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2 .
[10] 李永建. 拉鲁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 200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8 条
[1] 田晔林.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2] 王玉霞.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及其可持续发展[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
[3] 王芳. 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 2011 .
[4] 刘霞. 中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5] 李霄宇.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及合理布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6] 陈锦辉.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 2011 .
[7] 何丽.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遗传学与栖息地分析[D]石河子大学, 2010 .
[8] 靳丽莹.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及其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2 .
[9] 栾晓峰. 上海鸟类群落特征及其保护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3 .
[10] 谷东起. 山东半岛潟湖湿地的发育过程及其环境退化研究——以朝阳港潟湖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35 条
[1] 王强,黄鹄. 基于DPSIR模型的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09,(06) .
[2] 张宏军,高峰. 扩散系统的元胞自动机模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
[3] 张丽珍,徐淑庆. 广西北部湾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23) .
[4] 彭月,魏虹,朱韦.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土地景观动态模拟预测研究——以重庆永川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3) .
[5] 邓贤兰,许东风,龙婉婉.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4) .
[6] 石轲,刘红玉,王翠晓. 城市湿地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4) .
[7] 孙靖,钱谊,许伟,袁媛,戴科伟. 江苏大丰风电场对鸟类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1) .
[8] 白景锋,欧维新. 盐城海岸带湿地生态经济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3) .
[9] 安鑫龙,齐遵利,李雪梅,张秀文. 中国海岸带研究Ⅲ——滨海湿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4) .
[10] 王潜,李海涛,梁涛,顾晨洁,王佰梅. 湖滨带退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肖笃宁. 干旱区生态安全研究的意义与方法[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