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1 条
[1] 邓晓艳.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棉花耐旱相关基因的表达[D]石河子大学, 2010 .
[2] 亓燕红. 彩色玉米籽粒中参与花青素合成基因的表达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3] 孙正娟. 太谷核不育小麦Ms2基因蛋白质的表达差异[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4] 祝婷. 苦荞黄酮醇合酶基因Fls的克隆及其花期表达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5] 韩利涛.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及atp6基因RNA编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9 .
[6] 马二磊. 萝卜雄性不育胞质类型鉴定与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09 .
[7] 凡军民.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特征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3 .
[8] 袁建玉. 不结球白菜CMS新种质细胞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5 .
[9] 邓泱泱. 基于nr本地化数据库的蛋白质注释系统的设计[D]汕头大学, 2005 .
[10] 张豫超. 白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10的功能验证[D]浙江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8 条
[1] 牛姗姗. MYB对杨梅果实花青素苷合成的调控及其机制[D]浙江大学, 2011 .
[2] 赵会芳. 新型大白菜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C_7不育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3] 常乐. 石蒜属植物小鳞茎繁殖及基于转录组学的基因发掘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
[4] 叶纨芝. 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相关基因mf-CYP450的分子鉴定、克隆和序列分析[D]浙江大学, 2001 .
[5] 薛万新. 白菜类蔬菜叶球发育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转基因植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
[6] 余小林. 白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CYP86MF的功能验证及其人工不育系的创建[D]浙江大学, 2002 .
[7] 王永勤. 白菜核不育两用系育性基因表达特征分析及其小孢子发育相关基因的分离[D]浙江大学, 2003 .
[8] 娄平. 甘蓝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遗传定位及基因表达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 .
[9] 黄晋玲. 棉花晋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遗传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 2003 .
[10] 王曼. 蓝光诱导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花色素苷积累及CHS基因表达的信号转导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02 条
[1] 何启伟,石惠莲,安振琴,郎丰庆,赵双宜,张燕君,粟翼玟,周同度. 中国萝卜雄性不育性遗传规律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1993,(04) .
[2] 王淑芬,徐文玲,何启伟,刘继保,张传坤. 春化深度对萝卜抽薹的影响及抽薹过程中GA_3和IAA含量的变化[J]山东农业科学, 2003,(06) .
[3] 徐崇志,,郭春会. 新疆扁桃雌蕊形态变异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8,(01) .
[4] 张丽,李霄燕,魏毓棠,田爱民. 萝卜雄性不育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物质代谢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2,(03) .
[5] 汪强,王本超. 芝麻雄性核不育材料发现及其育性遗传[J]安徽农业科学, 2002,(06) .
[6] 周巍,许明. 不结球白菜细胞核雄性败育过程的细胞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6) .
[7] 郭雪峰,岳永德.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6) .
[8] 尉连伶,冯晓燕,范六民. 水稻SLR1基因的克隆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2) .
[9] 甘蓓,杨红玉. 拟南芥中类黄酮代谢途径及其调控[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3) .
[10] 董伟清,王爱勤,韦波,何龙飞,杨丽涛,李杨瑞. 甘蔗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