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段彦苍. 补肾中药对无排卵大鼠模型生殖激素及其受体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 2002 .
[2] 梁红. 三仙汤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
[3] 宋芹. 仙茅补肾壮阳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 .
[4] 赵兴业. 中药寒热药性生理生化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
[5] 王婷. 淫羊藿黄酮的分离鉴定及其抗骨质疏松活性的机制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 .
[6] 江芳. 朝鲜淫羊藿中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8 .
[7] 霍秀颖. 仙茅入血成分的检测及其在不同机体状态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差异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
[8] 曹大鹏. 仙茅抗骨质疏松化学成分及品质评价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08 .
[9] 王韵. 中药寒热药性代谢组学判别模式的建立研究[D]复旦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刘晓雁. 二仙汤对乳腺癌化疗性闭经的影响及其君药仙茅、淫羊藿对MCF-7细胞生长的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 .
[2] 朱晓峰. 淫羊藿素对MC3T3-E1Subclone14细胞分化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D]暨南大学, 2009 .
[3] 白秀美. 单味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7 条
[1] 王冬梅,董亚琳,潘龙,杨平林. 补肾壮骨颗粒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大鼠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4,(06) .
[2] 袁美燕,吴虹. PK-PD模型在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应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9,(05) .
[3] 冯淑华,李可意,李灵芝. 6种中药粗提物对胎鼠体外骨生长的影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4] 夏东胜,郭志强. 10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J]北京中医, 2001,(02) .
[5] 李楠,王和鸣,林旭,郑良朴,沈霖,王力,陈伯仪. 巴戟天对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 2004,(12) .
[6] 赖永金,张冰,刘小青,金勇男,李敏. 辛热类中药诱导大鼠阴虚状态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11) .
[7] 陶仕英,牛建昭,杨美娟,赵丕文,王继峰. 二仙汤及其组方中药对幼年大鼠卵巢形态学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12) .
[8] 刘欣,张冰,刘小青,崔一然. 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类阳虚状态的动态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01) .
[9] 卞琴,刘书芬,黄建华,杨铸,宁友,赵永见,王拥军,沈自尹. 3种补肾中药有效成分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调控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05) .
[10] 高晓燕,杜晓鹃,赵春颖. 补肾中药对成骨样细胞UMR106增殖的影响(I)[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1,(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陶仕英,牛建昭,赵丕文,王继峰,杨美娟. 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二仙汤及其组分中药对幼年大鼠子宫的影响[A]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