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9 条
[1] 陈晓光. 双端虎克铰并联运动模拟器机构的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
[2] 王瑜. OpenGL在三维造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 2000 .
[3] 张昱. 三维机械雕刻机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 2002 .
[4] 王超群. 两维并联雕刻机工作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3 .
[5] 覃艳明. 一种新型五自由度并联机床的性能分析[D]燕山大学, 2003 .
[6] 邓奕. 基于MasterCAM的后置处理技术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 2003 .
[7] 林金明. 雕刻CAD/CAM的技术研究及实现[D]华侨大学, 2002 .
[8] 蒋文兵. 螺旋锥齿轮五轴联动数控加工的研究[D]郑州大学, 2003 .
[9] 谢凤芹. 基于矢量字库的数控雕刻走刀轨迹规划算法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03 .
[10] 单晨伟. 叶片类零件螺旋铣削切触点轨迹规划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郑魁敬. 新型五自由度并联机床机构学分析与控制系统开发[D]燕山大学, 2004 .
[2] 韩先国. 并联机床相关理论及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 .
[3] 李占贤. 高速轻型并联机械手关键技术及样机建造[D]天津大学, 2004 .
[4] 曹毅. 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奇异位形的研究[D]燕山大学, 2006 .
[5] 罗继曼. 少自由度并联装备构型及约束链研究[D]东北大学, 2006 .
[6] 杨旭静. 自由曲面高性能数控加工刀具路径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 2006 .
[7] 朱思俊. 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学及五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相关理论[D]燕山大学, 2007 .
[8] 韩霜. 混联研抛机床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及其插补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
[9] 王玉国. 数控雕刻加工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
[10] 赵扬. 机器人磨削叶片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5 条
[1] 杜欣,赵晓光,谭民. 五自由度立体视觉机器人平台建模与物体跟踪[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6,(05) .
[2] 李芳珍,许伦辉. DXF文件格式及其外部接口的研究[J]兵工自动化, 2008,(07) .
[3] 毕树生,宗光华. Delta并联微操作手运动学的矢量法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3,(04) .
[4] 白志富,韩先国,陈五一. 基于Lagrange方程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4,(01) .
[5] 张建民,郝娟,王增平. 基于并联机构的加工机的工作空间仿真研究(英文)[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 2001,(02) .
[6] 熊勇刚,朱小东,孙晓. 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包装机械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 2002,(03) .
[7] 李瑞平,冯济缨,黄明琪. 包装机械设计中的控制技术[J]包装工程, 2005,(01) .
[8] 张有良,彭英民,苟向民. 全自动高速纸箱包装机的设计及电气控制[J]包装与食品机械, 2007,(06) .
[9] 韩占华,郭飞. 自动化在包装机械中的应用和展望[J]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1,(03) .
[10] 戴宏民,戴佩燕,周均. 中国包装机械发展的成就及问题[J]包装学报, 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