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3 条
[1] 田甲春. 硫酸软骨素提取工艺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2] 范克明. 蛹虫草诱变菌株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3] 吴凤瑶. 蛹虫草多糖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活性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 2011 .
[4] 王述声. 榆耳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D]东北师范大学, 2002 .
[5] 袁海波. 茶多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3 .
[6] 吴建芬. 茶多糖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3 .
[7] 徐金瑞. 苹果渣中果胶的提取及纯化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
[8] 蒋建平. 天然抗氧剂茶多酚的提取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 2003 .
[9] 王莹. 灰树花多糖GF4A的结构及化学修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4 .
[10] 宋春和. 乌龙茶加工过程多糖的变化及免疫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王东. 车前子多糖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 2002 .
[2] 陈随清. 山茱萸种质资源的研究及优良品种的筛选[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
[3] 陈云龙. 细茎石斛多糖的一级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D]浙江大学, 2003 .
[4] 倪德江. 乌龙茶多糖的形成特征、结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理[D]华中农业大学, 2003 .
[5] 杨兴斌. 当归多糖的组成分析及其激活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 2004 .
[6] 唐万军. 温度积分及固体分解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D]武汉大学, 2004 .
[7] 朱丹. 魟鱼软骨多糖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 2004 .
[8] 汪海波. 燕麦中β-葡聚糖的化学结构、溶液行为及降血糖作用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4 .
[9] 李宝国. 北沙参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评价标准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5 .
[10] 齐斌. 黄精降血糖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D]江南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75 条
[1] 秦顺义,黄克和. 富硒益生菌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试验[J]癌变.畸变.突变, 2007,(02) .
[2] 刘锐. 多糖类物质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9) .
[3] 李峰,刘延吉,宗绪岩,于瑞洪,祝寰宇. 草本刺嫩芽根多糖脱蛋白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1) .
[4] 曹鹏飞. 茶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正交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4) .
[5] 万建华,顾正彪,洪雁. 马铃薯渣果胶多糖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9) .
[6] 鲍丽娟,王军辉,罗建平. 4种石斛水提物对人宫颈癌HelaS3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 .
[7] 崔宏春,江和源,张建勇,寇小红,袁新跃,刘晓辉,高晴晴,江用文. 茶多糖的结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1) .
[8] 郭育东,单斌,李敏仪. 苦瓜多糖脱蛋白方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 .
[9] 闫亚美,冉林武,刘兰英,李晓莺. 硫酸酯化多糖生物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4) .
[10] 李小琼,金徽,葛晓军,唐彦萍. 金钗石斛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NO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8)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姜元荣,姚惠源,陈正行. 米糠多糖的研究进展[A]中国粮油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综合卷)[C],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