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高黎. 辨证论治的非单调逻辑模型[D]内蒙古大学, 2011 .
[2] 陈晶. 调理三焦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 .
[3] 于文娟. 糖尿病血瘀证和各血瘀复合证型的计量诊断及用药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 2006 .
[4] 刘雯. 代谢综合征合并肾损害的中医证素规律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 2009 .
[5] 陈耿鑫. 经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规律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
[6] 季顺欣. 血脂异常中医证素辨证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 .
[7] 李方帅. 明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文献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 2012 .
[8] 张承志. “瓜蒌—薤白”药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 .
[9] 曹晏华. 237例糖尿病前期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2 .
[10] 王明秀.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张小平. 主题模型及其在中医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1 .
[2] 郭小舟. 糖微康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干预及疗效机理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 .
[3] 倪诚. 王琦教授主病主方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变异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4] 庄乾竹. 古代消渴病学术史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6 .
[5] 黄淑敏. 滋阴潜阳化瘀方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阴虚阳亢夹瘀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
[6] 郭保根. 参芪复方对KKAy小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差异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
[7] 黄欣杰(Ng Shin Kiat, Clement). 糖尿病湿热证的辨治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16 条
[1] 陈炳,万菁. 中医从肝论治消渴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分型[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01) .
[2] 王志新. 生脉散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远期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03) .
[3] 陆瑞敏,方朝晖.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钙黏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02) .
[4] 鲍陶陶,方朝晖,王金萍.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02) .
[5] 方朝晖,赵进东. 芪归糖痛宁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02) .
[6] 张先明. 糖尿病从阳虚论治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02) .
[7] 刘怀珍,刘剑,鲍陶陶,方朝辉. 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7,(04) .
[8] 魏华. 欧阳忠兴教授补肾活血法为主辨治糖尿病肾病经验[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7,(02) .
[9] 朱文锋. 构建“证素辨证”新体系的意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02) .
[10] 杨晓晖,吕仁和. 糖尿病心脏病的中医分期辨治探讨[J]北京中医, 20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