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
与本文同时被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与本文共同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张春玲. 泻热化痰方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5 .
[2] 王莹莹. 中风病急性期通腑法干预的规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王平平. 缺血性中风不同时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证候特征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2] 徐俊峰. 缺血性中风证候组合规律及方证相应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9 条
[1] 李存洲,朱贵祥,崔峰. 大剂量清开灵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急性期100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01) .
[2] 孙文军,田金洲,时晶,李林森,倪敬年,蔡艺灵. C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 2008,(05) .
[3] 朱亨炤,王新高,林求诚,郑安,刘楠,郑祥雄,叶钦勇. 血清碱性蛋白与脑出血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 2002,(11) .
[4] 刘强,高颖. 中风病不同阶段四诊信息的指标聚类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03) .
[5] 耿晓娟,张军平,高颖,朱亚萍,李良军. 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证候变化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09) .
[6] 梁晖,陈少芳. 出血性中风中经络血清sICAM-1、MDA变化的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5,(06) .
[7] 张永全,邢军,张惠玉,仝树坡,熊瑜. 急性脑梗塞的中医辩证分型与头颅CT、MRI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05) .
[8] 张干,苗青,叶斌,周媛,宫鑫. 动态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估的比较研究[J]淮海医药, 2008,(02) .
[9] 金盟涛,邹俊忠,王行愚,王蓓. 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EEG视觉伪信号修正方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1) .
[10] 杨申,宁方波,刘运林,杜彦辉. 连续脑电监测评价重症脑血管病人预后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06) .